第224章 危险指数太高了!(1 / 3)

上次客诉事件后,齐沙已经签了任命书,罗克成了销售部经理,王敏敏成了销售主管。x33

另外还有几个公司的老员工,也在这次升迁的行列之中。

除此之外,还需要人事部着手拟定新的人员需求方向,为公司吸纳一些新生力量,公司高速发展,需要人才。

上世纪九十年代,但凡学历高的人才,国家都负责给分配了铁饭碗的工作,所以招聘高学历人才其实并不容易。

但还是有些人,可能不满足于现状,会舍弃铁饭碗,破釜沉舟地选择自己创业或者到私营企业打拼。

不得不说这些人还是很有远见的,他们能看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方向。

九十年代一个是股票,一个是房地产,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风口。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

股票齐沙已经玩了几票,积累了原始资本,接着便是要在房地产市场上大杀四方了。

所以培养一套班底也十分重要。

张总带着陈浩他们在欧洲几个发达国家,整整考察了一个月才回国,见识了**发达国家的繁荣,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

陈浩回来之后彻底脱胎换骨了,要不是张森这个北青高才生跟着,陈浩根本就想个无头苍蝇一样,连人家说什么都听不懂。

“到底是老牌**国家,人家的商业地区领先我们很多年啊!”

张森回国后,向公司全员做了考察汇报,此间无限感慨。

“还是董事长英明,在大家都一窝蜂地去做住宅的时候,我们及时换赛道,选择做商业综合体,这次我很有信心,咱们公司一定会一举跟那些小公司拉开距离,成为真正的集团公司。”

齐沙看到考察回来,不光陈浩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了,增长了见识,打开了格局。

就连张森也更坚定地要跟着公司继续下去,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他深感欣慰。

在这次新地块的设计中,张森结合了这次考察的经验,也融合了省城的实际情况,考虑了周边居民的居住需求。

提出了比较中肯的建议。

“未来这个区域将有上万人入驻,因此我们在建设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三代人的不同需求。”

“现在是卖方市场,只要把房子建好了,不愁买的,考虑那么多,会不会增加太多预算成本呢?”

陈浩已经能想到成本控制了,这次跟着张森和工程、预算骨干出去,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