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1 / 4)

周世景寥寥数字,说了这么一件小事,却足以宽慰独在异乡收信人的心。

杨思焕将信重新叠起,放进抽屉收好。

这天夜里,杨思焕才在床上躺下,就听到有人敲门。

来人是周威,她带了壶酒,要找杨思焕叙旧。筆趣庫

周威在小几前盘对坐下,自己先喝了杯:“还记得启明书院吗?”

那是杨思焕还未考上秀才之前念书的地方,当年为了交学费,卖光了家里下蛋的鸡,她怎么会忘?

她后来再也没回徽州府,听说启明书院后来发展得不错,新修了斋舍,书院虽在小镇上,却有很多乡绅抢着把自家子弟往里送。

原因无他,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出了三个进士,其中有两个还是同一科的三鼎甲,这是小镇乃至整个徽州府都不曾有过的奇迹。

而现在的启明书院,再也不是当年破烂不堪的小书院了。

杨思焕也坐下来,她来到这个世界,七年,却仿佛过了大半辈子,她因此笑了笑:“怎么会不记得。”

“人是最复杂的,没有变之前,永远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周威意味深长地感慨。

说起这个,杨思焕就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曾经她无比嫌弃的室友居然成了她大嫂,她长叹一口气,仰头喝了一口酒:“我大哥吃了太多苦,你要对他不好,我定不轻饶。”

周威抬袖笑道:“下官怎敢?”

杨思焕道:“少来这一套。”

去年杨思焕和周威重逢时,她就已经知道周威对她大哥有心,当时她并不看好,后来周威入翰林,倒也算踏实,想来是前几年丁忧在家历了不少事,整个人的脾性都改了不少。

上次杨思焕重病缠身,亦是周威去找了太医来救了她一命,杨思焕心里有数。

“上次多亏你请人救了我。”杨思焕道,“大恩不言谢,日后有事尽管开口。”

她顿了顿,复道:“不过以我现在的处境,或许亦帮不到你什么。”

说到这里,杨思焕想起自己,是作为朱承启用来打压首辅而舍下的棋子流落至此,那周威呢?

她便问周威:“你到这里做县丞,是因为什么事?”

周威摆摆手:“孩子没娘,说来话长。我大概开罪了都察院的柳大人,往后日子不会好过了。”

杨思焕怔了怔:“柳大人?”

那位柳大人背后有陆老太傅撑腰,为人又睚眦必报,每年朝廷要对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