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第一百零八章(1 / 6)

太康县内逃民遍地,街景萧条。

土地是农民的命,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谁会愿意背井离乡,放弃安生立命的根本?

杨思焕叹了口气,转过头去准备上车时,听到呜呜的哭声,回头循声去看,声音又突然没有了。

春春撩开车帘:“大人在看什么?”

“方才,你们有没有听到哭声?”

春春摇头,车妇则问她:“大人,先去城隍庙还是县衙?”

杨思焕这才想起斋宿的事。

和明清时期相似,大犁的地方官员到任前三日必须要去辖区的城隍庙里祭拜、斋宿。

民间有传闻,说新任的官员身上有灵气,半夜会梦见藏在城隍庙里的冤魂,听她们诉说自己的冤屈,进而替她们平反。wwω.ЪiqíΚù.ИěT

还有一说,新县官是阳间城隍,受天官之命,护一方太平。

所以新官进城隍庙斋宿就成了惯例。

杨思焕坐定,扶额闭目:“去城隍庙。”

马车摇摇晃晃,穿过几重小巷,终才到了城隍庙的所在。

杨思焕下了车,看到破败的围墙上随风摇曳的野草,心中有些失落。

陛下降罪,革了她礼部侍郎一职,迁她到太康县。

那时候,周世景看着她吃不下饭,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就握着她的手轻声说:“你看过《孽狐缘》,那你可还记得那本书里的何光远先生?”

杨思焕当然记得。

她才看那本书时,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也还不知道那书的作者就是周自横,就兴致勃勃的跟周世景讲书里的故事。

她中举的那天夜里,和周世景并肩坐在院子里看聊天,说自己将来要成为“何青天”那样的人。周世景只是抬头看着漫天的繁星,然后笑了笑。

但她后来入了仕途,看过太多尔虞我诈,才晓得,周世景那笑里的意味。

她想,自己都是身不由己的局中人,又如何空得出手去帮别人?所以,她后来就再也不提那个名号了。

她恹恹地回:“是断案如神的何青天吗?”

周世景点头。他突然提到那本书里的人物,杨思焕以为他要借此鼓励她—-安慰她做知县反而更贴近民生,实现年少时的抱负。

然而周世景并没有,他只看着她道:“那位何青天的原型,是武德年间的刑部侍郎,讳奉天,是我祖母的至交。她曾在太康县做过十年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