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第七十二章(1 / 4)

杨思焕从太师府回到家中,天已大黑,进门便问管家周世景是否归家。

得知周世景在正屋,杨思焕又问:“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杨思焕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哦了一声,背手朝正屋去了。房门半掩着,烛光透过门缝泄在地上。

周世景拿着一张纸坐在桌前,看到杨思焕推门进来,他不紧不慢地将纸收进袖中。

杨思焕一面解披风,一面问:“去哪了?现在才回来。”

周世景沉吟片刻,然后开口缓声道:“太史府招男官,我去报了名。”

本朝读书做官的皆为女子,太史府是掌管文史的机构,也不例外。

但皇城的主人是皇帝,后宫各君都是男人,为了保障皇权,宫中除了皇帝与皇女,其他女子必须绝育。

用的是带刺的铁棍,过程不必细说,残忍至极,在这之后每一寸欲.望都伴随着无尽的痛苦。

直至前朝,宦官都是女子,若不是山穷水尽,谁都不愿把自己女儿送去宫里当差。

本朝开国皇帝,也就是朱承启的皇祖母开了男宦的先河,她老人家意识到女宦身有残缺,内心就容易扭曲,这样一来容易扰乱朝纲。

前朝就是因为宦官亡的国,到她这里便废了女宦传统。

正是因为这样,宫中宦官皆为男子。

但作为内史官,时常需要全天跟着皇帝,记录皇帝的每一句话,因此她们基本上全年都得待在皇城,在本朝之前,女史属于宦官的一种。

曾经在女宦的制度之下,女史在宦官中的地位极高。她们一般是诗书传家的罪臣之后,为了保命就入宫做女史。

而今女宦的制度废除了,女史却依旧存在。

很不幸的是,女史也需要绝育,手段恶劣,杨思焕曾听底下人闲白时说过,光想想就觉得裤.裆发凉。

太史府招男史官的事,杨思焕也是这昨日才知道的。新皇登基前几日才发下的旨,说要招男史官记录宫内之事。

内阁首辅刘文昌第一个不赞同,以各种理由拒绝拟旨———皇帝有重大决策需得通过内阁裁定,内阁可以颁旨,同时也有资格驳旨。

刘文昌驳回朱承启草拟的诏书,其实大家都清楚,她这样做,一来是因为传统的思想禁锢,从古至今没有听说有男人入宫做史官的,二来是想叫朱承启看看她强硬手碗,在一开始就给他立威。

可刘文昌还是小看了她这个外甥,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