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哪里供得起几个孙子都去读书(2 / 4)

烦,却又不想在众人面前数落自家儿媳妇,转移了话题,问起了周五**小儿子,“你家乾安怎么样了?”

说起自家小儿子王乾安,周五娘顿时来了精神:“哎呦呦,说起他,我也是头疼的哩。你说才十一岁的娃娃,天天鸡不叫就起来,天黑了才回来,非要翻山越岭的跑到那什么村去念学塾!……我这当**心疼啊!劝他别绷得那么紧,可人家就是不听。”

周围有妇人笑道:“你就显摆吧!我要是能有这么个爱读书的儿子,我得给我家那些祖宗都修坟烧香去!”

大家都笑了起来。

周五娘难免有些得意:“……夫子也夸我们家乾安,努力得很,是个好苗子。”

说到这个,卫婆子倒是有些走神。

她家几个儿子就那样了,没一个爱读书的,她也不说什么了。

唯一脑子灵泛些的老三喻三豹,上了一年认了些字,就不愿意再读书了。后面跑出去跟一些三教九流的混了许久,看上去就像个小混混,没半点书香气。x33

卫婆子想起来心里就梗得慌。

可她这孙辈,却是不大一样的。

几个孙子看起来,都挺想读书的。

尤其是三孙子柳哥儿,先前跟着他三叔那个半吊子磕磕绊绊学了段时间,竟是认字都要比他三叔多好些了,甚至喻三豹淘来的那几本旧书,柳哥儿都已经翻来覆去的看完了。

一看就是个聪明的读书种子。

只是,这银钱……

每每想到这,卫婆子忍不住就暗暗叹了口气。

正经要读书,先生的束脩,还有笔墨纸砚的消耗,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寻常人家供一个都几近倾家荡产,家里几个孙子都去读书,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她哪里供得起!

尤其是这几年,天灾人祸的,地里没产出,往常喻大牛进山还能猎到些猎物换些粮食,只是这几年也是越来越少了。全家人只能靠天吃饭,饿不死就很好了,更别提供几个孩子去读书了!

卫婆子越想眉头皱得越深,手里蒲扇都摇得越发快了。

……

杏杏跟着几个稍大些的孩子在榆树前头的空地上玩着游戏。

杏杏年纪太小了,她又生得瘦弱,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还要再小一些,是以一些大孩子难免就嫌她跟不上手脚,有些嫌弃。

杏杏敏感得很,见旁人嫌弃她,她便局促的从玩闹的人群中避了出来,纠纠结结的绕着小手,蹲在一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