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1 章 (廿三):不论罚(1 / 4)

大·司马 夜雪行寒 1394 字 9个月前

郭淮是曹魏政权的四朝老臣,镇守雍凉多年从未有失,对魏国来说可谓是功勋卓著,以司马昭为首的群臣联名向魏帝曹髦上书,恳请追赠郭淮为大将军,谥号贞候,并由其独子郭统继承承袭郭淮生前的爵位。

当时的司马昭虽然推却了大将军的职位,可是朝中上下却仍旧还是称呼他为大将军,只是有实无名罢了。如今他主张让朝廷追封郭淮为大将军,已经是超出常规的殊荣了,要知道自曹魏开朝以来,除了夏侯惇、曹仁、曹真、曹宇、曹爽、司马师之外,没有人能够得到这个头衔,更不要说是死后追封的了,郭淮可是头一个。ωωw.Bǐqυgétν.net

至于首次领兵出战的司马炎虽然俘敌数千、生擒敌军主将夏侯霸,但是因贪功冒进以至于损兵折将,所以功过相抵不予任何封赏和处罚。

此刻的曹髦在和司马昭的**角逐之上已经处于下风,朝中大事皆不由他这个皇帝做主,和曹芳一样完全沦为一个敲图章的木偶罢了。

所以曹髦只能准奏下诏。

至此御蜀战事的所有处置已经结束,而吴国因为内部的叛乱未能参与此次的合兵伐魏,使得曹魏的东南防线压力大减,战事波及的范围也限定了雍州的西部地带。

但是在明眼人看来,吴国恰好在和蜀国联兵在即之时发生了行刺孙峻的内乱,从时机上来说未免太过巧合,原因除了吴国反对与蜀国合兵伐魏,劝阻孙峻无效从而激怒他们采取极端手段这个摆在明面儿上的理由之外,其中真正的诱因知道的人极少。

先前王昶在询问山涛抵御吴国进犯的方略之时,山涛断言吴国不可能出兵,引起了很多人的费解和不屑,然而事实证明一切正如山涛所预料的那样,这才让那些先前对山涛持怀疑态度的人,对他心悦诚服。

事后王昶私底下和山涛聊起这次战事的时候,特地询问他这件事:

“先前先生为何如此笃定吴国内部一定会发生动乱呢?”

山涛轻轻拎起了两人之间席案上的茶壶向王昶面前的茶盅内倒水:

“其实很简单,孙峻兄弟虽然通过诛杀诸葛恪攫取了吴国的最高权力,架空了吴主孙亮,不过他们兄弟二人却没有足够的声望和功勋,所以无法彻底让吴国朝野上下所有人信服,难免就有人会对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心生不满。这个时候,稍稍在这堆干柴之上投下一粒细小的火星,那么他们心中的怒火就会彻底爆发出来,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至于他们和孙峻到底谁能笑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