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6 章 (八):退敌(1 / 6)

大·司马 夜雪行寒 2302 字 9个月前

尚不知司马孚、司马望父子已然秘密调动军队准备赶赴寿春之消息的诸葛恪,在接到了蜀帝刘禅亲笔所书的盟约之后立刻大喜过望,他将其视为无上至宝,并且洋洋得意的对卫将军滕胤说:

“我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就是为了等蜀国的皇帝在盟约上签字,现在时机已然成熟,姜维即将率兵八万北上攻打南安,与我们遥相呼应,我也当立刻采取行动。”

生性谨慎的滕胤却总感觉这件事有些不对劲:

“如今我们和蜀国即将合纵攻魏,如此大规模的战略夹击,就算是嗅觉再差的人也应当有所察觉,而魏国朝野对此居然毫无反应,实在是太反常了...”

诸葛恪对此全然不在意,他充满自信的笑道:

“这正说明了司马懿死后,他的后继者们都不堪重任这个事实罢了,先前东兴之战时我还担心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多么厉害的人物,可没想到司马昭的军事才能居然如此平庸,司马师想要通过其弟打胜仗来赢得司马氏在魏庭中的地位,却因识人不明而获得惨败,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忧虑的,就算是司马师亲自前来,我也照样打得他落荒而逃,承嗣兄,不必太过杞人忧天了。”

事实上滕胤所担心的并非仅仅局限于对外,吴国内部的隐忧也让他感到有些不对头:

“太傅,先前您之所以能够军权独揽,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全公主的暗中相助,如今您的声望在吴国越来越高,高到连全公主都无法掌控你了,现在你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我最近收到了风声,听闻她已经开始秘密与都乡候孙峻接触,而且还在陛下面前对您颇有微词,陛下已然对您心有不满,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您还是要多多小心才是。”

诸葛恪从滕胤的提醒当中觉察到了一点不寻常,但他却对此不以为然:

“我受陛下托孤辅政之重任,自当效仿叔父诸葛亮为吴国的社稷鞠躬尽瘁,全公主不过是一介女流之辈,孙峻、孙綝我更加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只要我北伐曹魏得手,就算是他们心有不服,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诸葛恪出兵伐魏这件事,在朝中很少有人赞同,老将军丁奉更是亲自来到府上劝阻,请他重新考虑,但诸葛恪对此全然不予理睬。

之后诸葛恪便当朝将蜀国的盟书呈给了吴帝孙亮,孙亮对这份突如其来的盟书感到诧异,继而是愤怒,因为如此大的事情诸葛恪居然事先连个招呼也不与自己打一下,可见自东兴之战后他的野心已经急剧膨胀。

为了打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