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1 章 (三):分歧(1 / 4)

大·司马 夜雪行寒 1688 字 9个月前

东兴之败是魏国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空前败仗,这样的结果不仅让魏国和吴国大为震动,就连远在西川的蜀汉政权,也为这样的消息感到震惊。

而此时的蜀国庙堂也正面临着波谲云诡的**格局。

先前在大将军费祎的支持之下,姜维屡次出兵攻打曹魏的雍州边境,虽然偶有小胜,且对招揽边境羌胡势力做出了贡献,但在北伐大计的问题之上去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始终为郭淮、陈泰所阻。

随着历次交战所获颇少,先前坚定秉承诸葛亮和蒋琬遗志的费祎,思想开始渐渐发生转变,他认为蜀国如今的国力已经不能和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相比,若是常年继续对曹魏发起征战有没有实际性的战果,恐怕对蜀国的朝局民生都没有好处。于是费祎的心态开始慢慢趋向于保守,他希望能够见大批的兵源粮饷资金投入到国内民生治理的方面。

但这一想法却和一向主张举兵伐魏的姜维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姜维在听完了费祎的想法之后当即表示强烈的反对:

“此举万万不可!大将军也曾追随于丞相和大司马多年,现在主掌一国之军政,若是您都放弃了丞相的北伐大计,那又有谁能够完成他们的心愿呢?那时我们又有何颜面去见诸葛丞相?”

费祎在之前也曾想过姜维会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有所抵触,但他没想到的是姜维的反应会如此之大,这让费祎在众人面前很难下得来台,恼怒之下当即训斥姜维说:

“放肆!你竟敢如此和我说话,难道忘却了你我谁才是大将军了吗?”

意识到自己情绪太过激动的姜维,马上恢复冷静拱手向费祎致歉:

“末将一时情急,言语冒犯了大将军,还望大将军能够恕罪。”

考虑到姜维出色的军事才能以及在军中的地位,费祎并没有过多与之计较,转而又将话题引导了蜀国未来数十年国策的问题上:

“自丞相北伐以来已有二十余载,连年征战看似我们与曹魏互有胜负,但国力大为消耗也是不争的事实,依我之见北伐之事不妨暂且搁置吧,我们应当趁着曹魏和东吴互相攻伐之际获得喘息之机,增强我蜀国国力,方可再提北伐中原。”

姜维拱手苦劝费祎:

“大将军,据线报,司马昭统帅的魏军在东兴遭到了诸葛恪的迎头痛击,如今正是曹魏内部发生动乱、而我们趁势北伐的大好时机,大将军应当下令即刻出兵雍州,就算不能如愿攻下长安,也定能有所斩获!”

然而费祎却对姜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