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5 章 (六):伐谋(1 / 4)

大·司马 夜雪行寒 1399 字 9个月前

南线守将们对此次伐吴的积极性都十分高涨,但是伐吴的策略却各有不同,司马师一时之间难以决断,于是便找来了司马昭、傅嘏、司马孚等人前来商议。

对于此次是否应当出兵之事,傅嘏就立场的问题率先表达了反对的态度,他先以吴王夫差和齐闵王天地引为例子,然后劝谏司马师说:

“献计者有人主张乘船直接渡江,横行于江南;有人主张分四路同时进攻,攻占其城垒;也有人主张屯兵边境,平时耕作土地,然后乘其内乱之机发动进攻;这的确都是攻取敌国的常用之计。但是自从我们训练集结伐吴部队以来,前后已有三年,敌人早已知晓,已经不是一支可以出其不意进行偷袭的军队了。吴国与我为敌,将近六十年了,这期间他们君臣团结,同甘苦共患难,最近又丧其统帅,君臣上下心存忧惧危难,加强戒备,假使他们下令在重要渡口排列战船,加固城池占据险要,那么我们横行大江之上的计策,恐怕就难以奏效了。如今边境的守军,与敌军相隔甚远,敌军设置的观察联络哨所,又数量众多戒守严密,我们的间谍不能进入,得不到任何消息。如果军队没有耳目消息,侦察不够详密,却冒然发重兵以面临巨大的危险,这就是怀着侥幸心理以邀取成功,企图先战而后求取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良策。”ъìQυGΕtV.net

司马师听后问道:

“那依兰石之见,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够保证万全呢?”

傅嘏回答说:

“只有屯兵边境的计策最为完备牢靠;可以先命令王昶、胡遵选择地方驻扎在形势险要之地,审察他们的安排布置,命令三方面同时进驻守地。第一,要夺取肥沃的土地,让敌人退回到贫瘠的土地。第二,兵士到百姓中间,不许欺压劫掠。第三,在附近区域实行招抚怀柔政策,使投降归附之人每天来到。第四,从远处开始设置侦察联络哨,使间谍不能过来。第五,敌兵退守之后,侦察联络哨必然不能深入,耕作土地也不容易开展。第六,军队就地食用积储的粮食,不用分出兵力运输。第七,敌军内部矛盾混乱情况可以及时得到消息,能迅速作出征讨突袭的决断。以上七个方面,是军事行动的当务之急。不掌握这些,敌军就会独占便利的资财;掌握这些,利益就会归于我国,所以不可以不明察。”

他的这番话得到了司马孚的认同:

“兰石所说的有道理,分析的也很全面,我看出兵之事必须要慎重才行。”

可司马昭对此却保持沉默,不急于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