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5 章 觜火猴:朝政暗流上:听闻捷报喜不自胜,外甥来访滞陷迷茫(1 / 4)

大·司马 夜雪行寒 1572 字 9个月前

因多难征战的功勋,王凌受到了曹丕、曹睿父子的重用和信任,而镇守曹魏东南一线严防东吴进犯的满宠因年事已高,已经无法处理日常的军务,所以魏明帝曹睿在去世之前,也就是公元238年(魏景初二年)之时,下诏调满宠回洛阳。

当时有很多人对曹睿的这个做法表示不同意,他们认为东吴之所以这些年来不敢进犯以合肥为前沿阵地的魏东防线,正是因为有满宠坐镇,如果贸然把他调回来,一旦孙权知道必然会给他可趁之机,所以建议曹睿依旧将满宠留在淮南,只是军务可以分摊给其他人掌管。

可曹睿却笑着对他们说:

“就算是没有了满宠,朕依旧还有王凌这样的帅将之才可堪大任,有他坐镇寿春、合肥一带,他孙权焉敢正视我大魏领土?”

最终曹睿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依旧调满宠回京养病,而王凌则接手了他扬州刺史的官职,成为曹魏历史上第一个身兼二州刺史的封疆大吏。

在那之后,王凌也没有让曹睿感到失望,他及时对江防要塞以及边境的防御重镇(包括合肥新城)做出了调整,并且在沿岸树满旌旗,上面写着“吾万事俱备,汝可随时来攻!”这样充满挑衅意味的话语。

孙权本想趁满宠被调之际趁机北进,但当他亲眼来到长江南岸,隔江眺望那毫无破绽的魏军工事,以及那旌旗上自信满满的话语时,他知道有王凌在自己仍旧没有办法踏过合肥、直抵寿春,于是叹了口气说道:

“王彦云真乃是将才也...”

不久,王凌便收到了司马懿在辽东大败公孙渊的捷报,他听后非常兴奋的拿着战报对属下的将领们说:

“公孙渊他不自量力,居然胆敢凭借辽东五郡之地背叛陛下,他以为仲达是毌丘俭那般的无名小卒,结果终究还是遭到了城破身死的命运,真是死有余辜啊...”

部将杨弘听后颇为好奇的问王凌说:

“太尉他自首次率兵出征襄阳以来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从未有过败绩,而将军您也是转战南北、战功赫赫,若有朝一日将军和太尉两军对垒的话,孰胜孰败呢?”

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王凌,认为杨弘的这个问题非常可笑:

“杨将军何出此问?我和仲达之兄伯达乃是八拜之交,与仲达更是有过生死之谊,况且我们共同为陛下效忠,又何来两军对垒之说呢?”

这个问题最终被王凌一笑置之了...

然而就在短短两个月后,司马懿屠杀襄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