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艮肆回(1 / 5)

大·司马 夜雪行寒 2134 字 9个月前

公元207年十一月,曹操彻底平定幽州从而稳定北方的消息传到了江东,吴郡震荡,孙权为此深感焦虑,他认为曹操安定北方后绝不会满足于现状,因此南下是早晚的事情。

对于曹操南下的路线,在孙权和张昭的讨论中有过两种分析:

一者是延徐州直取丹阳、庐江;二者是自豫州南下进逼南阳。

毫无争议的是后者是孙权所乐意看到的,因为这意味着曹操的进攻锋芒正对的是镇守荆州的刘表,并不会直接和自己开战。

但是孙权也有着很大的顾虑:即使曹操没有把自己当做南下首个进攻对象,然一旦刘表失败曹操便会占据整个荆州,战略上便会对自己所控制的的江东地接形成了三面包围,这样一来孙权将会面临极为不利的处境。

这时一旁的步骘站了出来对孙权进言道:

“主公,听闻公瑾近日帐下获得了一位当世奇才,人称‘凤雏’的庞士元。”

孙权早就听闻过庞德公从子庞统的名声,他本是籍籍无名之辈,起初的名声远没有其兄长庞山民显赫,不过在前往颍川游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水镜”司马徽,一番交谈后深得司马懿的赞赏,后在黄祖手下担任过谋士,设下伏击使得身经百战的将才周瑜中计,并付出了凌操阵亡的惨重代价,自此“凤雏”的名声不胫而走,在荆襄、东吴两地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哦?”爱才若渴的孙权对庞统十分感兴趣:

“真是没有想到公瑾居然能够将此等人才加以笼络,我东吴无忧矣。”

几乎与此同时,周瑜也有意将庞统引荐给孙权,却遭到了庞统本人的反对,他对周瑜说:

“我来将军此处原因在于黄祖身为大将却少有谋略,而将军智勇双全,是我值得托付胸中抱负的人,至于贵主吴候我没有兴趣服侍他,所以此事还是就此打住吧。”

不过庞统虽然拒绝面见孙权,但是他也料到了孙权找他的原因,所以在周瑜奉命前往吴郡与孙权商议之前,挑明了孙权的目的:

“将军此次前去,吴侯必定会问及曹军南下之事,到那时将军可对吴侯明言,曹军南下必定会以荆州为首冲,吴侯应当趁此机会夺取江夏,即可报黄祖杀父之仇又将手伸进了荆州,不过,这也要看吴侯他有没有和曹操一争高低的雄心了。”

庞统的话无疑对孙权是一种**胆量上的大胆挑衅,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试探。

对于庞统的用意周瑜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十分赞赏庞统异于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