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逍遥六法(1 / 3)

张道轩此时看着淡然的刘伯温,心中不由的震惊。

虽然不知道刘伯温说的是道门心境之中的逍遥,还是境界之中的逍遥,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足以震动整个道门的。

毕竟这两个字对于道门来说,极为重要。

此时张道轩面色凝重起来,看向了刘伯温,声音之中带上了一丝敬畏。

“还请道友细说!”

闻言,刘伯温点了点头。

“在贫道看来,逍遥便是至足、无名、无用、无心、无待、超脱。”

“所谓至足,与“相”合“真”而得逍遥。即内无所累,外无所碍,而得“至足””

“得道之真人、圣人,他们可以忘怀自己的死生、功名利禄,他们无求,他们无忧,他们一切都自然而然,一切至足逍遥无为。”

随着刘伯温的话语渐渐响起,隐藏在暗处的其余教门之人还好,但如今在高台之下的道门之人,皆是盘腿坐下,仔细听着刘伯温的话语,好似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帮助一般。

“无名,人生在世,无非是建功立业常自恃以沾沾自喜,并向世人炫耀,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却是功名自毁。而达到逍遥无待境界的至人、神人则不同,虽无心立功名,但却能名盖天下;虽然功名盖世,却又能韬光养晦,不居功名而逍遥自得。”

“圣人虽然得大功德、大造化,并且名闻天下,但却仍然能推功于外,恬淡无心,由此而得逍遥。达到这一境界将“无名”,从而让人彻底悟透这世间的“名利”二字。”

“此乃第二法。”

“无用,世间之人,是以为有用者即有用,无用者即无用,有用与无用是有根本的分别的。然往往伤人伤己而不得善果。然天地圣人他们脱去了世俗的功用,这类人不显己用,不拘己才,以其无用而大用,无己无为而逍遥自在。”x33

“无心,“用心去对待这个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执着,是有所挂碍。而圣人他们不以天下为天下,这种人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才能无为,才能虚怀若谷,才会无所为而无所不为。”

“无待,不待于内,亦不待于外;不待于我,亦不待于物;自然而然,合于大道之中;无挂无碍,以至无待的境界,乃逍遥大成之境。”

“超脱,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此乃与大道相合,心灵超脱之法。”

随着刘伯温的六法讲述完毕,只见此时所有道门之人,包括张道轩在内,全部不由自主的流下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