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残骸现踪(2 / 3)

浮运遮旺眼 装水的茶 1141 字 9个月前

用到蔡有云的仿生机器人上,对于抵抗电磁武器效果显著。

因为光子芯片内部传输信息的是光子而不是电子,所以对于电磁的影响将会降得很低,最重要的是可以不受光刻机的制约,将制程提升到超越电子芯片的可行性。

不过目前还需要参考光刻机的印刷原理来降低光子芯片的制程,第二代50纳米制程的芯片已经在实验室研究中。

正在蔡有云忙着建造火箭动力系统时,全景卫星警报声突然响起。

这些天来警报声已经响了不下十次了,但是每次都是误测,检测到其他的暗物质物体经过,看来宇宙中暗藏的暗物质还真不少,要不然怎么会占据可见宇宙60的质量呢!

他循例拿起传回的照片一看,立马惊呆了!

久违的飞船残骸出现了,其庞大的身影自从蔡有云第一眼看见它的时候就已经念念不忘了。

它的运行速度并不快,全景卫星正在实时直播传回来的画面。

庞大的残骸机身正缓缓地掠过卫星监测的视野。

事不宜迟,马上出发。

蔡有云赶紧跑到实验室地下室的曲速飞船停放处,打开地下大门后,嗖的一声,飞船立马出现在太空中,离地三千公里外。

“坐标在地月之间的三分之二处,距离大概有25万公里,抵达时间大约耗时80秒”!飞船系统计算完毕后,立马开启最大马力全速前进。

一分半钟后,飞船顺利抵达了目的地。此时飞船的残骸已经完全展现在蔡有云的面前。

与庞大的飞船残骸相比,蔡有云的飞船就相当于蚂蚁和大象的比较,蔡有云的视野一眼竟看不尽残骸的全貌。

他开始绕着残骸参观起来。

这是一艘梭形的飞船,一头是尖尖的像梭子一样,而另外一头已经被摧毁了,只留下了半截机身,但是目测这留下来的一截机身就已经达到了五十公里长。

按照这样算的话,飞船的原始长度可能超过了一百公里。

如此庞然大物在浩瀚的宇宙中也一样不起眼,真空中有足够的空间让它自由飞行。

但是在蔡有云的理解下,体积越大运行时候所需的能量就越大,它原来是怎么做到驱动这艘这么大的飞船运行的呢?

绕船一周并没有很大的收获,蔡有云下定决心要从残骸的损坏处进入飞船内部看看。

“这边应该是储能空间”,蔡有云控制着飞船从残骸的中线进入,这里是一个圆柱形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