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销售遇阻(1 / 3)

浮运遮旺眼 装水的茶 1293 字 9个月前

公司有了开门红订单,这是件让人振奋的事情。

工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之前议论纷纷的现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各人脸上喜悦的心情。

他们已经忘了工厂有多久没有这样的大订单了,最近做的都是些代工的业务,而且时有时无的,真的让人担心公司是不是能继续撑下去。

有了无人机订单的前例后,工厂的销售团队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据说这一次的订单的销售员工每人获得了一万块的奖励。蔡有云坚持多劳多得,从来不吝啬对有贡献员工的奖励。因此公司的销售团队是最为忠心的,因为他们一旦有新订单马上获得奖励。

只是现实生活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当去了国内某一手机大厂推销他们的电池时,负责人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可是相比于能稳定供应他们的电池大厂,蔡有云的暗云公司即使产品相对有一些优势,成本也有一定的降低,但是并不能稳定供应他们更大的数量。

“目前你们工厂的产能是多少块一个月呢?”

杨节文算了一下,除去无人机订单占用了两条产线外,公司可供生产的产线还有三条,加上之前做过类似的订单,手机电池有成熟的生产方案,月产量可以达到五万块。

“不够不够,我们的月销量有时候能达到百万部以上,你们的产量不足以供应我们的产品。而且我们已经有了稳定的供应链,订单周期是半年以上的”。

“而且电池还需要我们这边的检测调试,没有几个月功夫完成不了”。

开发负责人觉得这个工厂的产品看上去不错,回头打算给上层说下,先下了小量的订单试试水。

“20的能量密度优势对那些大厂来说诱惑力并不高”,杨节文在早会上给蔡有云报告了上周的销售情况。

“这些大厂都有稳定的供应链,而且针对他们还推出了优化版本,比市面普通的要提升十个点以上,加上产能,成本,时间等等因素,我们的产品要成为他们的供应链之一难度还是很大。”

如同手机行业一样,很多消费电子行业如同电脑等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他们愿意尝试暗云科技的电池已经是工厂销售很大的进步了。换了以前的话,可是没谈几句就被扫地出门了。

“我们要继续扩大产能”,蔡有云说道,“新工厂那边我听说厂房已经改造好了,是不是很快就可以投产了”。

“设备调试还需要一个月左右”

“进度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