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 章 集体催婚(1 / 3)

良计虽然很心动,但是他却没有报名,因为他觉得自己现在的位置就已经很高,责任很重要了,不适合再去一个新的地方打拼了,容易把现在的工作给耽搁了,但是等白风亲自把他叫过来当面谈的时候,良计除了震惊,更多的就是兴奋了,他连忙跪地给白风磕头,以谢王对他的信任。

白风也是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育和鼓励,为他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明天,只需要在那偏远的地方熬上几年,就能够获得一个高高的位置,走上人生巅峰,听的良计是兴奋的坐不住了。

在**班子的成员选定好后,吏部向外公示,并说有问题可以提出来,但大家都很清楚,这些人都是王亲自选的,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那些刚毕业的学生,才走上工作岗位,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如何会不激动,不兴奋呢,特别是他们满怀着一腔抱负,想要为华夏做出一番贡献,做出自己的事业,自然是不会去考虑地方偏远,条件艰苦的问题了。

至于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人口,佃户们在户部的人耐心的宣讲和解答之下,已经放下了对小镇的质疑,重新对小镇有了期待,最愿意往上爬的那些人,无时无刻的不在期待着赶紧招人。

这一次,华夏城和勒马城的佃户们都可以前往,但初步统计下来,有意向的人数比预定的人数还要多一些。

白风在让户部计算了当下两城最合理的容纳佃户的数量之后,决定增加小城人口,直接扩大到三千,剩下的佃户依旧留在两城中,虽然依旧对于两城的发展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为对于佃户的管理以及生活的基础建设不充足,但他们也不能一次性把人全迁移过去。

小镇,白风命名为硝镇,算是很直白了,加上不是城,所以起名并没有太重视,大家也很自然的接受认可了这个名字。

硝镇的定位是一个矿业镇,是需要通过硝矿养活的,但是华夏虽然缺少硝,但也没缺到要几千人去开发一个矿的程度,其实小百人甚至几十人的生产队伍就完全足够供应整个华夏了。

所以,在硝镇没有开发出耕地和牧场的情况下,硝镇的人口越多,华夏要承受的压力越大,还不如把他们留在城中开荒做力工。

最后他们从报名的五千多人里,通过计算他们的做工时长,来挑选出最上进,最能吃苦的三千人,包括有了家庭的,可是有些家庭是畸形的,就比如一个女人两个男人甚至更多的那种。

但是佃户里,女人数量是少于男人的,华夏的非佃户的女人,又不可能愿意下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