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赚大发了(1 / 3)

余禾苗战战兢兢的,不太敢去问,总觉得分地是天大的事,哪里轮得到她。

可余穗坚持:“姐你真是的,你现在户口迁回来了,你本来就是农民,怎么就没有你的地了?我要是你,没有分给我的话我敢去公社去县里闹,怎么滴,离了婚就不是人了?不分地哪里来的粮?国家不能饿死你的,只管去!”

余禾苗就大着胆子去了。

结果邹书记把这个事报上公社,公社说,分地就是按照户口分,户口在哪儿就分在哪儿。x33

余禾苗和两个孩子的户口都在余家湾,自然可以分地。

余禾苗高兴坏了,抱住余穗都哭了。

所以现在呢,余穗的户口没迁走,加上余禾苗这头有三口人,老余家是按照七口人分的地,给分到了五亩多。

孙玉英第一次对余禾苗的离婚回家表示了真心欢喜:“哎呀,真好,早知道这么好,真该早点离了回来,这下我们孙女也有,地也有,哈哈哈,真是赚大发了!”

对于这年头来说,这一下真的是赚了。

大家都很羡慕。

连汤招娣的娘都和孙玉英吐槽:“早知道能这样,就该对我家那个死女子好点,同意她把户口迁回来,还能多分些地!唉!错过了!”

当孙玉英把这话告诉余穗的时候,余穗嗤之以鼻:“这个老女人真不是好东西,她根本就是只想着汤招娣的地,就这种想法,汤招娣要是在家,也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余禾苗感慨:“话说起来,汤招娣不见了有一年多了,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余穗:“汤招娣很勤劳,她去哪儿都能过好。”

余禾苗:“确实,我想了想,咱们一家现在这么多地,只要好好种,怎么都是能过好日子的,真开心。”

这样的高兴劲儿,延续到了过大年。

这一年,虽然老余家拿到的生产队分红才五十三块钱,但好歹屋子基本盖好了,儿子女儿都在身边,还有两孙辈了,个个健康,家庭和睦,真的是很不错了。

余穗假借夏凛生寄来的年货名义,从空间里买了好多腊肉腊鱼之类的东西,再加上余禾苗养的猪,一家子这年,是过得非常丰盛。

乌苏已经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过年的时候,还给余穗一家跳起来他们民族特有的丰收舞,惹得小小的余果果一直跟着她跳。

大家又是稀罕又是开心,大年夜直闹到凌晨才歇下。

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快,临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