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四面皆敌欲破局(2 / 3)

汉末边将 羞刀 1164 字 9个月前

丰二人只是在按部就班的分析局势、思考如何应敌,而没有去想如何去破局,否则,以二人之才,定然能想到此节。只能说二人更稳重,而戏志才头脑更灵活,思维更跳脱。

收回思绪,曹震继续问对戏志才:

“志才且说说,吾等若是主动出击,以何时发兵为宜,先攻打何处?”

戏志才洒然一笑,胸有成竹的道:

“大将军!对于乌桓,自然要在大汉内部叛乱、甫一开始之时便发兵为宜!若是发兵过早,容易引得大汉境内其余异族、人心惶惶,反而助长了黄巾道声势,事后,大将军亦会让人以此攻歼。

乌桓即便是要反叛,亦会是在大汉彻底乱起、无暇对其顾及,且吾等亦倾力参与大汉境内平乱之时。在此之前,吾等便派出军队,直接将丘力居部与难楼部分割开来,使得两部难以合兵一处!

一旦国内发生叛乱,吾军不待乌桓做出反应,立即分成数路展开袭扰、屠其部众,迫使乌桓分兵防御或追击,吾军再各个击破。如此,乌桓定然会被死死限制在其部落之中,不断收缩,任凭吾军不断消耗!”

戏志才说完,众人皆是纷纷点头,乌桓虽然人多势众,然其部众便在大汉境内,不似其余异族、距离大汉较远,汉军杀过去、便早已率部众远远避开。

乌桓却是避无可避,只要幽州军队出现在其部落周围,其便不得不为了保护部落、而分兵与汉军决战。一旦分兵,虽然数量上还是那些大军,但是气势已是荡然无存。

戏志才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道:

“至于扶余与高句丽以及其余异族、可没有内附,何时攻打还不是全凭吾等的意愿!要知道,扶余与高句丽可是盛产粮食,且其境内水网密布,并未受到大旱波

及,不若待到其收获以后,吾等便起大军将其灭国。

届时不但能够获得大量的粮草辎重,此后亦不用担忧其会趁乱围攻幽州,还能获得大片开垦出来的肥沃土地,再用其百姓为奴屯田,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曹震被戏志才之言说的怦然心动,此时的高句丽还没有发展起来,称其为国亦是抬举了,可这个民族的发展极其迅速,国内百姓性情凶狠、尚武好斗,且体壮力大。其国内多修建了许多山城,易守难攻,虽然只有数十万人口,却是块难啃的骨头!

当即点头道:

“志才之言,深得吾心!就依志才之策行事!只是高句丽百姓不能留在高句丽屯田,否则迟早必为祸患,平州的城墙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