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书塾,一年后(1 / 6)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徐皓拿着书,对着下面的学子诉说着自己这次要讲解的内容。

时间很快就过去,徐皓结束自己的讲课,放下书,让那几位学子在空闲时间复习书中知识,以防忘记。

“弟子谨遵夫子告诫。”

在学子恭送声中,徐皓返回属于自己的隔间。

这次要定下下次课要考察的内容,记得上次是学习了《中庸》里的知识,那就用里面的文章来出题吧。

徐皓想清楚后,就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张,开始在上面细细撰写着。

“夫子,一位姓许的人家带犬子来拜访夫子,说是想让他家小儿来我们书塾读书。”

一个小童敲了门,对着徐皓做恭,毕恭毕敬地说道。

“哦?!快快请进来!”

徐皓听到这话,也不再继续撰写手里的东西,一脸欣喜,并命小童快点将那父子迎进来。

“两位,请跟我来。”

回到门口的小童侧着身子,表示让许浒和许暮寒跟随自己来。

“劳烦小哥了。”

许浒立刻朝小童做恭,然后连忙跟上小童的身后,生怕自己慢了。

面对读书人的住所,许浒一介农家总是心头犯怵,生怕自己做错什么事情来,为此走路都是小心翼翼,不似平常那大摇大摆豪放至极的样子。

这般衬托之下,许暮寒虽年纪尚小,但举止优雅有礼,全不似农家出生的孩子,来到这大宅子也没有半分的紧张,是那样的悠然自得。

小童走在旁边,借着角度偷偷观察那俩父子的样子,内心对那小孩生不出半分的轻视,反而隐隐生出敬畏。

这小孩年岁尚小就有这般的气度,回想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也是如这小孩这般年纪,却被被周围的景物所震慑到走不了路,他可比自己强多了,只要未来没有长歪,只怕未来可期,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小童将许暮寒和许浒送到徐皓那里离开后,内心顿时生出惆怅。

要是许暮寒知道那小童的想法,内心一定吐槽,要是你经历过自己第一个世界,见识皇家那泼天富贵,也会像自己一样。

可以说,眼界决定一切。

“徐夫子,这是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