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精心照料马爱兰(1 / 3)

乌龙江轶事 闲人老闵 1130 字 9个月前

第422章精心照料马爱兰

马义云夫妇千恩万谢地送走了姓张的“牛贩子”。

从此,马义云和妻子一边精心地照料着马爱兰,一边细心地喂养秦川奶牛,高高兴兴地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这头秦川牛的奶水真多,每天除了马爱兰喝奶以外,马义云夫妇俩跟着喝奶也喝不完。头几天还可以,天气不太热,剩下的牛奶放在那里,一、两天也不会馊。

秦川牛不愧为是产奶的能手,一天可以挤出三十多斤奶,往往是头天的奶没有喝完,第二天的新奶又出来了,他们喝不完的牛奶越积越多。天气渐渐地热了,看着剩下的奶变酸了,马义云的妻子就心痛了。

马义云见了,笑着对妻子说:“老婆子,不要急,喝不完的奶变酸了,也是好东西呢!”

马义云的祖先马忠是波斯人,马义云的身上不仅流淌着祖先的血液,而且他过去在马仁全家里当家丁头目时,跟着马家人喝过不少的酸奶,也吃过用酸奶做成的奶豆腐。他决定把变酸了的牛奶也拿来做成奶豆腐。

这天晌午,马义云叫妻子把变酸了的牛奶提到灶屋去,倒进大铁锅里。马义云坐在灶门前,用没有残疾的右手,抓起一把松树桠枝柴放进灶孔里,划燃一根洋火,把松桠枝点燃了。灶孔里冒出的炊烟袅袅升起,又从瓦屋顶窜出去,就像一棵倒悬着的松树枝,拖着长长的一条尾巴,飘悠向蓝天,去追逐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流动云团。

山里人烧惯了柴火,晓得柴火有“文火”和“武火”之分。x33

凡是用硬木劈柴烧的火,就叫“武火”,一般用来快速的蒸、炒、煎、炸。

而用软木柴或树桠枝烧出来的火,叫“文火”,主要用于熬制容易煮沸外溢的豆浆、稀饭和食用油等食物。

马义云有意用松树桠枝柴烧一把“文火”,耐着性子让酸奶在锅里慢慢地煮,为的是使酸奶在铁锅里不被大火熬胡了,也免得煮沸的酸奶溢到了灶台上。

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没开”。酸奶在锅沿边冒出了一圈小气泡,发出轻微的“咕咕”声,渐渐地,灶屋里弥漫着一股清甜的奶香味。

马义云的妻子挽起的袖子上,露出的小胳膊肘上,溅满了星星点点的白色奶液,她一边用大铁勺轻轻地搅动锅里冒着气泡的酸奶,一边不时地扭头看着身边放着的一个用竹子做的婴儿摇篮。

马爱兰静静地躺在摇篮里,她一个仅仅才出生才两个多月的婴儿,仿佛嗅到了大铁锅里冒出的奶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