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大功告成也迷茫(1 / 3)

乌龙江轶事 闲人老闵 1088 字 9个月前

第四一七章谁叫我是烂贤慧

周柄文感激地看了慧儿一眼,悄悄地对她递了一个脸色。

慧儿会意地从怀中掏出“手串”,双手捧到“刘甫婆”眼前。

对她说道:“‘刘甫婆’,我们初次登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孝敬你,这是我从娘家带出来的一串珠子,虽然不是很好,也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当个小‘玩艺’儿收下,平时没事时,捏在手中混个时间。”

“这咋个使得哟?你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我?我可受不起呀!”“刘甫婆”嘴巴上说着,眼睛却直勾勾盯着慧儿手中那圈五颜六色的“手串”。

“刘甫婆”贵为全省第一夫人,既贪财,又是一个识货的主儿。

她一眼就看出慧儿手中捧着的那圈晶莹剔透的“手串”,是用赤如鸡冠、黄如蒸粟、黑如纯漆、青如蓝靛、白如凝脂和绿赛祖母的十八颗“老坑玻璃种”翡翠穿成。中间四颗隔珠用的是上乘的碧玺,在碧玺的佛头相联处,垂吊着一粒硕大的黄金镶嵌的钻石坠子。x33

“刘甫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这串“手串”,心都提到嗓子眼来了。

她心里“咯噔”一下,禁不住地自言自语起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串‘翡翠十八罗汉手串’吗?”

“手串”本来就是清宫后妃和达官显贵女眷们的喜爱之物,她们常常将“手串”拿在手中,借以表示自己在家中的尊贵地位。

在中国古代,皇宫和官宦人家的女眷们,都把“母以子贵”作为自己一生的信条。

特别是后妃们在皇宫过着高墙深院的生活,她们在寂寞难耐中,往往只有靠“颂经”、“念佛”和“数玉珠”来打发时光。

她们将“手串”的每粒珠子爱昵地称为“子”,寄以表达她们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生下一个儿子,自己也跟着飞黄腾达。

“刘甫婆”看见慧儿手中捧着的那圈“手串”,不仅仅是材质精美,价值不菲,更为可贵的是在十八粒如葡萄大小的珠子上,分别雕刻出十八位神态各异的罗汉。又在四颗稍微大一点的碧玺上分别上雕刻了“阿弥陀佛”四个字,若非宫廷流出来的宝贝。

民间绝对没有这样高超的工艺。

令“刘甫婆”动心不已的还不仅仅只限于此,她刚刚死了三个儿子。

这圈“手串”上的“珠子“,正好寓意她还能生下儿子,也能够保佑她幸存的两个儿子一生平安,她岂能不为之心跳。

慧儿将“手串”捧在“刘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