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周柄文挥毫泼墨(1 / 3)

乌龙江轶事 闲人老闵 1008 字 9个月前

第一十四章周柄文挥毫泼墨

卫武全没有想到,熊正勇父子愿意留下来了,真是大喜过望。

卫武全从这次战事中也渐渐地悟出了一个道理,光凭武功和勇气,没有枪、炮,只会造成无谓的牺牲。

熊正勇的一番回话,正说到了卫武全的心坎上。他连忙说道:“熊大哥和贤能够留下来,武全真是求之不得,咋个会有不便呢?又怎么会造成误会呢?说实话,武全今后还要仰仗熊大哥和贤侄,帮助训练教徒们学习射击,使用枪、炮呢!”

“既然‘大太保’觉得我父子俩有用武之地,我们恭敬不如从命,愿意留下效犬马之劳。”熊正勇坦然地回答。

卫武全苦留不住周柄文,虽然有些难过,但留下了熊正勇父子又使他高兴起来。他当下就让高疯子安排几个得力的教徒,连夜悄悄把周柄文护送到刘光汉家里去。x33

周柄文到了刘光汉的家里,俩人在商量如何取道回省城时,周柄文想起自己上次和谢传伟上次辗转来时的艰辛,就向刘先生建议,绕道汉中去省城。刘光汉却对他说用不着,他认识熊克武部队的一个刘团长,带兵驻扎在沙河铺,从那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过乌龙镇,经过江油县城去省城。

刘光汉是几年前游览“龙门阁”时,与刘团长不期而遇相识的,两人神交已久相见如故。

那天,他们从对当下的**、军事、经济、民生到工农商学,纵横捭阖无话不谈。刘光汉敬佩刘团长为人正直,具有军事天才;刘团长欣赏刘光汉能文能武,富有远见卓识。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说古论今,吟诗作赋。他们当天以“龙门阁”为题,互赠诗词,义结金兰。事后,刘光汉每每遇到**上的难题,就请刘团长出谋划策;刘团长在军事上的大事,也要经常与刘光汉一起商讨。

刘光汉此次要去省城,自然想到了要找刘团长。他们到达沙河铺后,刘团长喜出望外,热情地与他们秉烛长话,共谈国事。

周柄文过去多次听到刘光汉提到刘团长时,都是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久而久之,他对刘团长也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今天,他与刘团长初次相识,不便多言,便洗耳恭听。周柄文从他们的言谈中,对刘团长的经历略知了一、二,也对刘团长更加肃然起敬了。

刘团长早年曾就读于清朝川省新军“弁目队”和“高等学堂体育分校”,后在清朝新军部队任排长,曾与时下的川、滇、黔军中名将朱玉阶、杨森、田顺尧等人编入一个“棚”(相当于营)。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