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祠堂聚会靠喊话(1 / 3)

乌龙江轶事 闲人老闵 1110 字 9个月前

第十三章祠堂聚会靠喊话

族里的人听到“喊话”,就纷纷拄着“打杵子”,朝祠堂方向走。

李家山的人背东西,除了必须用背篼外,还离不开“背垫子”和“打杵子”这两样东西。李家山地理位置特殊,他们用的“背垫子”和“打杵子”,又与其他地方人用的有所不同。

李家山的背篼有两种。一种是用慈竹破成的粗篾条编的“筛背”。顾名思义,这种“筛背”上有很多像“筛子”一样的孔洞,只有背一些粗重东西时才用得着。李载豪今天叫大家背的“夹背”,是用细篾条编成的一种双层背篼,外面是用细篾丝编的筐,里面是用细篾片编成席子镶的内层,这种背篼没有孔洞,适合用来背粮食、面粉等精细物品。

李家山人背东西用的另一种工具叫“背垫子”,也叫“背达子”。这是用棕丝或者旧布条编织成的一种像长背心一样的垫子,用背篼背东西时,把它垫在背脊梁上和背篼之间,可以防止背篼磨破皮肤。这个“背垫子”还有一个好处是防潮、保暖,随身披上它,可以遮雨、防寒。就是不背东西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垫在地上,或坐、或睡,都是十分方便实用。

还有一种工具是背东西的人拄在手上的“打杵子”。这是用两截木料做成的一种“t”字形状的工具。背东西的人把它拄在手上可以当拐棍用,累了时,找不到趸背篼的地方,可以把它拄在背篼下面,让人歇上一口气。平时,背东西的人把“打杵子”拿在手中,还能够用来撵狗、打蛇,也可以当抬东西的扁担用。

这几样工具都是山里人背东西时一样也离不开的好物件。今天是年三十,李家山的男人们听到“喊话”的人让他们背上“夹背”到祠堂集合,还以为是到祠堂去领年货呢!反正今天是过年,家家户户也就是忙着吃一顿年夜饭的事,男人们也没有啥子要紧的活路丢不开。大家听到“喊话”,都纷纷披上“背垫子”,背上“夹背”,拿起“打杵子”往祠堂走

x33。

李胡氏背上夹背,同着老头子走到祠堂的坎下,老远就看见李德权迎候在路口上。看见他们来了,李德权冲着他们,毕恭毕敬地喊了一声:“幺爹、幺妈来了!”

李德权的儿子李崇品也从菜地里跑过来,对李载豪夫妇说道:“幺爷爷、幺婆婆过年好!”

“崇品,过年了,你还在地头忙啥子呀?”李载豪笑眯眯地问,语气中仍然是充满了一股老气横秋的味道。

“也没忙啥子。”李崇品把一双手放在腰上系的围裙上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