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民族英雄张议潮(1 / 3)

三个候选人物,其中两个就是名将之资,再不济也是有才能的名人,东方凌羽自然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后唐名将,张议潮,统帅97,武力93,智力92,**95,魅力98;

植入身份:宿主在不久前提拔的将领,于是便将其派到青州,被孟天阳委以重任,现担任韦皋的副将;

携带人物7人,分别是:父亲张谦逸,妻子宋氏,张义潭,张淮鼎,张淮深,索勋,李明振;】

张议潮,是唐朝后期名将,领导沙州等地人民,摆脱吐蕃贵族统治的首领,出身沙州豪族,自少有大志。

大中二年(848年),他乘吐蕃内乱之机,率众驱逐沙州的吐蕃镇将,自摄州事,在此之后的一二年间,他修治兵甲,且耕且战,收复甘、肃二州。

大中三年(849年),秦、原、安乐三州和石门关等七关人民,在唐军的配合下,也摆脱吐蕃统治,以其地归唐。

随后,张议潮遣使向唐廷告捷,使者于大中五年(851年)抵达长安,唐宣宗授张议潮为沙州防御使。

此后,张议潮逐步收复河西各州之地,并派使者携沙、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一州地图户籍入朝。

宣宗于沙州置归义军,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

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率蕃汉军收复凉州。

咸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再击败吐蕃,以西州归张议潮,使吐蕃势力被彻底逐出河西、陇右之地。

此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次年,张议潮入朝,拜右(一作左)神武统军,加司徒。

自此留居长安,以兄子张淮深继守归义军,累封南阳郡开国公。x33

咸通十三年(872年),张议潮逝世,获赠太保。

从张议潮的履历不难看出,这位也是一位厉害的六边形战士!

张议潮在攻取凉州,到前往长安的近十年时间里,大力经营河西地区。

在内政方面,他全面恢复唐朝制度,废部落制,重建唐前期在这里实行过的“州-县-乡-里”制。

在沙洲城内,归义军还恢复了唐前期实行过的城坊制度和坊巷的称谓。

与此同时,张议潮还仿照内地的军政体制,设置了与中原藩镇一样的文武官吏,恢复了相应的一套文书、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