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二愣子郑印(1 / 4)

东方凌羽将韩非等人安排好之后,开始着手封王事宜。

就在黄州上下开始为了封王的准备而忙碌时,东北大陆,幽州开始了权力的更替。

幽州之主赵天德武艺高强,镇守幽州数年,使契丹族不敢轻易来犯。

但时间是一把杀猪刀,几十年过去后,赵天德逐渐年老,其二子却是斗的日益凶悍了,就差没有拔刀相向了。

赵天德生有两子,分别为赵匡胤和赵光义二人,二人同父异母,二弟是嫡系,大哥则是庶出。

或许这也是上天对赵光义的惩罚,历史上对于赵匡胤的死一直是一个迷,有的说是赵光义暗杀了赵匡胤,也有的说是赵匡胤病死。

野史,《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见的“金匮之盟”一说,说赵匡胤生前承诺母亲杜太后,日后将帝位传给光义。

但现在的九洲大陆,他们兄弟二人不再是同父同母,而是异母,彼此为敌,不得不说,缘分总是如此让人惊愕。

所谓虎父无犬子,赵天德武艺高强,作为将门之后的赵匡胤兄弟,自然也是极为不凡。

他们都是上马能射箭,下马能赋诗,端的文武全才。

而且二人都是雄心勃勃之辈,只不过大哥匡胤精通兵法,善于排兵布阵,总是在战事上对其父赵天德给予支持。

反观弟弟光义,好色成性,行为又是极为高调,虽然也懂得一些兵法,但对付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是几乎没有胜过。

如果不是赵匡胤统领兵马,幽州军很难获胜,可以说屡次溃败。

但,只是因为赵光义是嫡出,而赵匡胤是庶出,赵天德总是对赵光义很是偏爱,经常将赵匡胤的功劳送给赵光义。

赵天德如此偏爱赵光义,赵匡胤自然不满,所以一直暗地里积蓄力量,父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

…………

王都,大街上,由于赵天德治理有方,自然是安居乐业,民生良好。

“二殿下,话说这青翠楼最近又来了一批名姬,要不要去见识一番呢?”

大街上,两衣着华贵的男子摇着羽扇,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街上行人无不避让行礼,脸上甚是畏惧。

此二人便是赵天德二子赵光义和他的狗腿子李衔,乃是赵天德麾下大将李单之子。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