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驰援(1 / 6)

“你在这里大发雷霆有何用?”

夏婧面无表情地盯着他,“大禹近几代皇帝都重文轻武,勋贵式微,被排挤的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剩下多少,你让大禹如何强大?”

“到了惠元年间更是离了大谱,兵权竟然旁落到了文官手里,你让手拿笔杆子的文官上马?只知道耍嘴皮子功夫的文官去指挥兵马?如此情况,战场上大禹朝的兵马如何能发挥出真正实力?”

“文官失去勋贵的制衡,朝堂失去平衡,文官慢慢发展成了野蛮生长的怪物!朝堂内外成了文官的天下,皇帝成为彻头彻尾的傀儡似乎也并不奇怪了!”

最真实的例子便是各州府的刺史,按大禹初年建制,刺史只是一个地方文官,而地方守备是由另外的武将当任。

后来慢慢的演变成刺史掌一州军政大权。

军政大权在握,地方上的所有事情还不得由刺史大人一人独裁。

可以说除了诸侯王占一城一地之外,地方上的刺史就是另一种方式统治地方的诸侯王。

更讽刺的是,惠元帝当初进行**改革将驻守边境各地的诸侯王削裁了。

朝堂都掌控不了,还将边境诸地归于朝廷管理,这不是将土地送到文官手里吗?

结果如何?

文官管理边军,**的吏治致使边军连军饷都发不出,饭都吃不饱,如此兵马如何保卫边疆?

由此,高坐在皇宫里的皇帝可不就成了傀儡。

到了新皇这里,他想干什么事,都得经过朝堂上的群臣同意才行,更别提他想提拔自己心腹上位了。

可是说新皇除了可以自由的坐在龙椅上,其他事情都会由文官在做出决策。

这种活法就很憋屈了。

也难怪新皇最近有点疯魔!

谦王忍隐着怒气,诚心问道:“王妃今日的话针砭时弊,振耳发馈,不知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为好?”

夏婧看了眼窗边的孩子们,回过头来看向谦王,红唇轻启吐了八个字:“推翻旧制,实行新政!”

只有重新建立秩序,才能让整个社会重新走上正轨。

“推翻旧制,实行新政?”谦王对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满意,“你说的那是以后的事,目前建康已经被叛军围困,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夏婧看他着急的模样反问:“王爷想怎么做?”

“你说本王领兵去勤王怎样?”谦王似乎怕夏婧不答应,又接着说道:“我李氏皇族遇到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