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 章 交换(1 / 3)

黄彧立马走到一边,打电话给晴曦,让晴曦把那块铜镜拿过来,然后一起看看这老教授想要怎么谈。

“黄先生怎么看这对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三层宝塔熏炉?”江师傅看到黄彧打完电话,立马开始请教起来。

黄彧也没有客套或者藏私的意思,戴着手套就开始仔细的观摩了起来。两三分钟以后,黄彧轻轻的把这一对放回桌子上。

“这件应是紫禁城宫廷之物,如此硕大尺寸,且工艺精湛之品,极为罕见。

仅观三层宝塔之器,便可对中华艺史上之璀璨盛世窥见一斑。是乾隆一朝掐丝珐琅至盛之典范,亦可谓是乾隆崇缛尚贵之体现。x33

掐丝珐琅器,庄重华美,玲丽夺目,深受乾隆喜爱。正因如此,造办处匠师投其所好,巧思妙想,推陈出新。”黄彧不得不感叹亚力山大把这一对景泰蓝保养的十分好,哑光迷人,包浆醇厚自然。

“大家都知道景泰蓝是以铜为胎,铜丝作笔,珐琅为色料,经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后制作而成的一种金属艺术品。

当今为了不让这门手艺消失,国家把民间制作景泰蓝的齐聚在一起,进行工业化的制作,采用镀金的方式来做。

而清朝,特别是乾隆皇帝时期,酷爱景泰蓝,所有露出铜胎的地方都要鎏金的。而且整个包浆醇厚度来说也有几百年了,里面的铜锈更是经历时代的风霜才形成的。

而这一对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三层宝塔熏炉可以说是当时巅峰之作。堪比放在紫金城金銮殿的那一对景泰蓝鹤了。”。黄彧也不得不承认这真的是一件好东西,而且还是传世外加回流国内的,那就更受收藏家的喜爱了。

“是呀,景泰蓝不愧为手艺上的巅峰之作,这一对保守估计也是五千万人民币起呢。”江师傅现在反而愈加好奇,亚力山大想要看的铜镜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这一对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三层宝塔熏炉上拍,就是为了能看上一眼黄彧手中的铜镜。

难以想象到底是什么样的铜镜,能珍贵到这种程度。

就在大家默默的欣赏景泰蓝的时候,晴曦终于提着一个密码箱匆忙的赶了过来。

“晴曦。”“晴曦姐。”大家看到晴曦手中提着的密码箱,眼中尽是期待,猜测和惊喜。

“诺,给你,小彧。”晴曦微微笑着朝大家打招呼以后,把密码箱交给了黄彧。

而后和殷烟卿站在一起,显然晴曦是看着黄彧交易,而并没有自己下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