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太后扶甄嬛(1 / 3)

“太后娘娘盱衡大局、思远虑深,皇上向来国事为重,想必也只是一时为情所困。”

“他向来儿女情长。”太后想到纯元,摇头失望道:“不在哀家身边长大的,自然做不到母子一心,若是老十四……”

“十四爷最重孝道,从小受太后娘娘亲自教诲,必然时时刻刻将太后娘**话记在心上,不敢有半点违逆。”

是啊,老十四从小备受先帝宠爱,若他继位称帝,自己也不必这样操心。

“皇帝不懂事,皇后也不中用,没一个省心的。”太后叹了口气,“先前那个康贵人还算受宠,可惜了。”

“康贵人意图陷害华妃,罪证确凿,若非有几分纯元皇后的影子,皇上是不会留康氏的。”x33

“跟柔则相关的人,他都舍不得重罚。”

纯元故去时,皇帝失魂落魄,为此做错了事,险些遭了先帝责罚,念了这么多年、想了这么多年,倒是轻易不能忘的。

太后手里拨弄着佛珠,心中有所思,所说不会重罚,但是康氏连明旨都没有,只说身体不适,留在圆明园隔断静养。

似乎其中有什么蹊跷。

“这次大封六宫,除了端妃、齐妃两个老人,便只有莞贵人、吉贵人不再受封之列,皇上说什么蒙古规矩,吉贵人的哥哥在丧期,不宜加封。”

蒙古哪有这样的规矩?

便是有,还能干涉到大清后宫来?

太后嗤笑,“吉贵人没什么用处,随他吧,倒是那个莞贵人。”

“莞贵人有才情,相貌也像极了纯元皇后。”孙竹息猜想太后是想扶持甄嬛来分华妃的宠,道:“只是大封在即,太后娘娘想要加封莞贵人,怕是来不及。”

“晋封同仪,礼部顺手的事情,有什么来不及的?去告诉皇后,莞嫔晋封,吉服就用敬嫔封嫔时的。”

“太后娘娘思虑周全。”

有太后懿旨,皇后动作也快,连夜将甄嬛的名字加到了大典册子中,次日黄规全将新的大典册给年世兰瞧。

“莞嫔?”

年世兰顾忌着甄嬛的主角身份,大封六宫,特意没给她这个恩典,没想到她还是出现了。

“贵妃娘娘恕罪。”黄规全生怕华妃责怪,“太后懿旨,皇后下令,昨儿半夜的事情,并非奴才有意隐瞒。”

年世兰稍加沉思,道:“本宫知道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你们也不必再苛待她。”

若是依照甄嬛现如今佛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