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上谕百官(2 / 3)

朱元璋的话,朱标下意识就要脱口而出李余的名字。

有困难找李余,几乎快成朱标的座右铭了。

毕竟这几次大动作,每次都少不了李余推波助澜的影子。

但是朱标却知道,李余定然不会让自己被政务缠身,毕竟那憨子是个怕麻烦的,疲懒的很。

“必定不能再找胡维庸那等权利欲之流帮着处理政务了,必定要找些清明不贪恋权势的饱学之士。”

“他们只有顾问之权,不能有决策之权。”

“最好只是对奏折进行分门别类,区别轻重缓急。”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标儿说的极是,就是这人选不好找啊。天下人谁不贪恋权势,若是有那等人,那人不是**就是憨子……咳……”

说到这里朱元璋表情突然一顿,似是想到了什么,干咳一声道,“标儿,你心中可有人选?”

朱标闻言心道,我心中想的就是那个**。

“父皇恕罪,儿臣心中尚未有合适人选。”朱标道。

朱元璋自然知道朱标没有合适人选,转而看向毛骧,“毛骧,你可有人选?”

这时候连百官几时上茅房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就派上用场了!

“陛下,耆老王本、杜佑、袭敩、杜敩、赵民望……皆当世名儒,性情单薄,或可为辅官。”毛骧立即道。

“哦,人数还不少,此中何人为最?”朱元璋又问道。

“王本名望最高,年岁最大,可以本摄之。”毛骧答道。

“标儿以为如何?”朱元璋道。

“毛骧所荐之人,儿臣也有所而闻,其中耆老王本、杜敩宋师也曾提及,若他们为辅官,当无相权之忧。”

朱标面露担忧之色又道,“只是耆老年迈,政务繁重,儿臣担心他们年迈精力不足。”

朱元璋沉吟片刻,方才道。

“嗯,标儿所言有理,那咱就设置‘四辅官’,以协赞政事,均调四时,月分上中下三旬,人各司之,以雨旸时若,验证其称职与否。”

“父皇英明。”

“陛下圣明。”

……

洪武十一年,夏。

早朝。

百官陆续进入奉天殿!

皇帝如往常一般提前坐在龙椅之上。

太子朱标坐在下首。

“念!”

朱元璋一声令下,群臣之间侧立一旁的太监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