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巧臣(2 / 3)

人又都是淮西一脉。

所以说淮西武人是朱标的铁杆支持者,与朱标属于一荣俱荣的关系。

甚至说句大不敬的话,淮西武人都是跟着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他们把朱标这个太子也当成子侄来看的。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太子朱标出生的时候,正是朱元璋带领淮西二十四将攻占濠州,建立自己小群体的大日子。

朱标叫淮西武人一声叔叔、伯伯也是应当的,只不过他是太子,君臣为先,自然不能论亲戚了。x33

朱元璋当然知道冯胜是真心实意担忧朱标的。

但是他还不能明说,因为他想看看着两日后让某些人大吃一惊,空欢喜一场的神情。

索性直接忽略了冯胜的问题,而是将视线转向了负责操持太子还朝事宜的王士嘉。

“王士嘉!”朱元璋开口道。

“臣,王士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士嘉出列,陡然一下跪在了地上,抬起头的时候,朱元璋赫然看到王士嘉眼中饱含热泪。

朱元璋眉头一皱,继而道,“咱看满朝文武一个个听闻咱儿子遇袭的消息,都是悲愤不已,但是却都没有王爱卿这般伤心。”

听着朱元璋的话,王士嘉哽咽着,眼中泪水更多了,甚至话都说不清楚了。

“臣,臣,陛下,太子爷……”

群臣看着王士嘉,一个个内心腹诽不已,心道你可真会拿捏皇帝的心思。

“起来吧,若是咱儿子知道你竟然如此担忧他,他一定会高兴的。”

朱元璋点点头,他从一个乞丐坐到了大明皇帝宝座,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谁是真心实意,谁是另有所图。

这王士嘉,朱元璋之所以多次对他另眼相看,不是因为王士嘉是个能臣,而是看出他是个巧臣。

所谓巧臣,就是会规避风险,出事随机应变,大错不犯小错没有,会揣摩上意,遇事有主意但是没大主意,但是这类人却也是朝堂之上不能少的。x33

至少不敢忤逆君王!

而原时空历史中,王士嘉可以说是大明朝为数不多的三朝元老,能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大明官,可是太稀有了。

而王士嘉就是其中之一,是一个妥妥的巧臣。

朱元璋自然知道王士嘉之所以哭,不是因为对太子担忧,而是他一身的荣誉都在太子还朝上,若是太子真出事了,他的差事也到头了,以后恐怕再也没有上位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