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2 / 3)

入翰林院,而后任通判,后任知州。”

“而后,文宣公入仕,任职时任武王也就是后来的威武帝的主薄,回来威武帝继位,文宣公认中书舍人,而后任中书侍郎,而后获封文宣公,最后挂太傅职,告老还乡。”

“随后,文正公暂露头角,当年邯郸之战,威武帝病入膏肓,麾下皇子不堪大用,文正公力挽狂澜,誓死守卫邯郸,保住大赵社稷,又辅助新帝治理大赵,后被追谥号文正。”

“封爵忠勇公。”

“在后,……”

姚远洋洋洒洒足足说了数个在大赵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就是这些人物伴随着大赵一步一步成长,姚家也越来越大,巅峰时期一门三公,朝廷左右二相并立。x33

“诸位,可从姚远的话中听到了什么?”

一众寒门学子都沉寂在震惊之中,几百年的家族历史,这对他们来说甚至想都不敢想,他们的家里,好一点的有一族谱,甚至有好多上追三代都追溯不上去。

“还请殿下明示。”

“很好,那我就告诉你们,虽然这话很打击人,但是这却是一个事实。”

“姚家从一个殿试头名开始,一直到现在,其中一代代族人不懈的努力,从一个知府一点点的往上爬,每一代人或者几代人都会带着家族前进一步,直到今日,姚家已经成为大赵举足轻重的存在。”

“这之中只说明了一个道理!”

赢少禹看着众人,语气突然变的沉重,“人家一个家族数百年,几十代人的努力,凭什么比不过你区区二十年的苦读?”

“须知,一口是吃不成的胖子的,同样,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要诸位能保证自己的家族每一代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未来说不得下一个勋贵就是尔等。”

“这……”

那些本来眼中还有光的寒门学子听到赢少伤的话,突然变的像泄气的皮球一般。

数百年,几十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那高门大户的世家,而他们……

如若不是因为书读的好,被书院录取,恐怕现在他们还在饿着肚子呢。

瞬间,好多人都对读书失去了希望。

见状赢少伤突然发出一声讥讽的笑声。

“殿下,可是在嗤笑我等吗?”

“自然。”

“殿下出身就是天潢贵胄,怎能理解我等之痛苦?”

“呵呵!”

赢少伤再次不屑的笑出声,“我笑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