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舞会上的倩影!(1 / 3)

魔都工人文化宫,自五一年建立之初,就是魔都许多年轻人学习娱乐之地。

改革开放后,许多文娱活动也会在那里举办。

就像舞会这样的活动便是其中之一。

前往参加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在**相关单位或是重要工厂的年轻男女。

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属于重要的文艺单位,自然在这个行列。

每次举办舞会,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都派人去了。

不过舞会举办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而是差不多三个月才举办一次。

上次因为某些原因还直接取消了。

至于更之前的几次,魔都美术电影制片厂倒是派人去了,只是相亲成功的人并不多,加上厂里原本就可以举办小型舞会,所以后来就很少有人乐意前往了。

而这样的舞会也非是跳一些比较激烈的舞蹈,一般是跳动作比较缓,肢体比较文雅的。

其中交谊舞是最为流行的。

事实上,跳交谊舞也是去年才正式被允许的。

或者说是被默许的。

那是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除夕,在人民大会堂,就举办了一次大型舞会,所跳的舞种便是交谊舞。

当时参加舞会的人很多,由管理局组织,多为一些领导干部和一些文艺团体的青年。

而在此之前,跳交谊舞是不被允许的

而在对舞伴的选择上,同性组合比异性组合显然要多。

显然这个时候,跳舞,尤其是交谊舞这种舞种,大家还是十分注意的,很少有人会越雷池半步。

而在去年10月,建国30周年国庆联欢晚会同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时也是举办的舞会,自那之后,舞会也逐渐成为惯例。

后来的著名作家王溯,就曾经去参加过。

他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兴奋的描述到:“舞会”厅内到处洋溢着乐观气氛,晚会的节目很丰富……无数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跳华尔兹,大厅里响彻《蓝色多瑙河》、《wyn森林》这样的圆舞曲和民乐改编的《喜洋洋》、《

步步高》等舞曲。

“我感到世道变了,我和我身上这身曾经风靡一时令我骄傲的军装眼下都成了过时货。正在跳舞的人们已经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裤、尼龙衫,烫了头发,手腕上带着电子表,大概还有人在说英语。

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社会各个层面逐步在放开,许多此前不被允许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