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归(1 / 4)

回到东口市,呼**还略带寒气的空气,贺燿忽然感觉身心舒畅了很多。

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前世的贺燿内心当中其实还是不怎么能看得上家乡人的。

在生活在东口市的前二十年,贺燿并没有感受到来自于家乡人民的热爱。

反而是受到了欺压,不公,生活窘迫等等这些。

比如中考的时候,县中学,也就是现在贺燿上的这所中学,为了保留县里边优秀生源,将全县的卷子全都压在了县中学里边判。

即便市里边要,都不带给的。

结果,分数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了。

语文成绩,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及格的。

要知道,当初贺燿的成绩即便是放在全市,那都是数得上的。

整体分数压下来,其他地方学校自然是不收的,估计背地里还得说,这万县的孩子真完蛋,中考才考那么几分。

这群孩子算是完了。

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县中学最起码是把生源给留下了,算是达到了目的吧。

只是可惜了这届学生。

他们其中有不少可以有更好的未来的。

而贺燿也没有反抗。

当初说的就是考上哪儿就上哪儿,家里边也不会给他多掏钱,让他去更好的学校借读。

毕竟借读费可不便宜。

就以贺燿的中考成绩,最好的那几所学校是不收的。

能收他的最好的学校,借读费得将近两万。

那会儿贺燿家里边连一万块钱存款都没有。

用一句特俗的话说,是金子到哪儿都能发光。

后来贺燿发现,哪怕把这金子蒙上一层薄灰,他都发不出光来。

就这个样子,他能对家乡有个好的印象才有鬼了。

不过这一世,贺燿有了新的认知。

没有家乡的这些乡里乡亲,他哪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好与不好,有时候真的只在一念之间。

坐着学校的小巴,去学校里边转悠了一圈儿。

刚到学校门口,就听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校门口拉着巨大的横幅,上书“热烈庆祝四位同学保送成功!”

欢迎他们倒是其次,给学校打名声倒是真的。

就冲今年保送的这些,明年招生应该后好招不少吧?

本来马建辉还想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