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洗脑(1 / 2)

百姓们不少人是桑农,接触过蚕丝,柔软光滑。而棉丝同样柔软蓬松,手感比起蚕丝,差不了多少。

前者是他们一辈子都穿不上的丝织品,后者是他们只需要得到种子种植,便可以穿上御寒的棉丝。x33

处于饥寒的百姓们,无法抵抗温饱的诱惑。

帝师看出他们眼里冒出光亮,那是对温饱的渴望。

“棉丝比蚕丝便宜,比麻保暖舒适,产量也比丝麻高,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棉丝。”帝师向种植过棉丝的人解释:“你们没有把棉花变松软,直接塞进衣服夹层,定然穿着不舒服。棉花摘下来,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织布、填充衣服和被子。”

百姓们听到帝师的话,解开了心里的疑惑,迟疑地问道:“你们是真心把种子,还有如何让棉花变柔软的工艺传授给我们?”

帝师微微颔首:“你们要相信自己的帝王,将一个弱国带领到如今兵强马壮的大国,足以说明他卓越的能力。”

他继续说道:“大周帝王以仁德治国,心里装的是百姓,眼里装的是社稷,自然见不得你们饥寒交迫,必定会竭尽全力为你们争取到温饱。”

百姓们听到温饱二字,眼底流露出渴望,充满了向往。

他们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落在帝师手里的棉袄上,双手抱着冻僵的手臂,幻想着这件棉衣穿在了身上。

“他日两国互市,文俗互通,北齐的物资流入大周,技术传进大周。如今物资匮乏的大周将会海晏河清,万民乐业。其他几国,又怎敢来犯?”

“天下太平,时和岁丰。”帝师看到百姓受到他的鼓舞,目光坚定地说道:“这是你们大周帝王的宏愿,也是北齐的愿望。”

百姓们神情振奋,热血沸腾,似乎看到了风调雨顺,无灾无难的太平盛世。

他们免受战火之苦,衣食无忧。

百姓们想到靖安帝为百姓做的事情,毫不怀疑帝师说的话,发自内心的相信他们的帝王,会实现国富民安的宏愿。

他们放松了对北齐的警惕,纷纷带着家人离开了。

帝师眸光落在离去的百姓身上,他们衣衫褴褛,冻得缩成一团,全然没有方才对抗北齐使臣的气势。

可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望。

齐王和使臣们惊愣住,完全没有想到帝师三言两语,便消除了大周百姓的戾气。

“帝师,您为何要将棉丝的种植术教给大周呢?”齐王心里仇视着大周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