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何书桓的惊人举动(1 / 6)

“敕勒歌

南北朝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又是什么民歌,我怎么没有听过。”

江简一说完,就有人发问。

有这样问题的不仅是一个人,文宣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这时候,苏慎言开口。

“是敕勒歌!”

“敕勒歌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鲜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这个名字比较小众,在史书中几乎没有提及,我也是在一本野史上意外看到的。”

要不是听到江简的这首诗,他都忘记了这个敕勒民歌了。

苏慎言开口为众人解惑!

江简还以为这次他们还要去查阅一下资料,没想到苏慎言直接帮其他人解惑,看来这个苏慎言还是有些东西的。

苏慎言的在文宣馆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开口了,其他人也不会质疑。

这个不是江简关心的东西,她关心的是这首诗词能不能过关。

“过关了吗?”

她身后的几人都有些紧张的看着苏慎言,苏慎言现在心中已经有所动摇了。

这真的是一个“戏子”能够做出来的诗歌?

江简的这敕勒民歌首的思想内容积极健康,格调气魄豪迈感人。

它以北国塞外的草原风光,为人展现出了令人游目骋怀的崭新天地,描绘出了使人心旷神怡的审美境界,而唤起了人们对于北国山川、塞外风光的无限向往和由衷热爱。

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作为最后的结语。

在这之前,全是有关草原大自然景象的静物写生,没有转笔的痕迹。

然而最后这一句却忽然宕开,直接由静态描写跳跃到了动态描写,这就让全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了。

这一句直接达到了“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境界,完成了草原风情的壮丽画卷,让人饱览了北国游牧生活的生动景象。

即使之前答应过金鑫不要让江简进入文宣馆,现在江简这样的才华,让他都有些为之折服。

但心中又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也许江简是有些才华,但也不可能全部作出来。

他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天才神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