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努力为大明缝缝补补(1 / 2)

【明朝对于江南和浙西这两个地区的赋税特别重,尤其是苏州府,比如说苏州府收粮二百七十多万石,几乎和浙江全部收缴的粮食相等,不愧是苏州府啊。】

好家伙,听着这个数字,秦汉等时期都眼馋的不行,可想想后世的苏州府,再想想现在的苏州府,一时之间大冬天被一盆冷水浇在脑袋上。

【土地集中更加严重,贫农的生活越发困难,随着土地的集中,地位也相应得到提升,减免的特惠、科役、拖延征税,生活越来越好。

大地主势力扩大,小农要分担的负担就越多,国家能收到的税收会减少,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后来国家末年,基本都面临土地兼并的积重难返。

当局者面对如此困境,基本上都是从‘摧豪强,抑兼并’这六个字入手,比如说当时还有个有名的官员海瑞,在隆庆三年便如此干过。

结果就是隆庆四年被弹劾解除职务,国家为了对付地主的大臣又失败于地主阶级。】

听着都无力,方法谁不知道,可真正的豪强本身就站在地主阶级的利益上,哪怕是朝廷的大臣也没办法抗衡。

除非来个强势的皇帝从上杀到下,杀得他们不得不蛰伏,不过这是发展的趋势,没法避免的。

【张居正的特点是务实,没有非得要实施夺民还田这种硬刚地主阶级的政策。

发动**的力量打击地主,他对江南大地主的印象很坏,反正不看别的,只看收上来的钱粮赋税。

神宗一继位就发布过相关的诏书,这里面肯定是张居正的影子,不然十岁的小皇帝别的都不懂,突然就懂赋税政策也是难以解释。

诏书下令隆庆元年以前的积欠一概豁免,别觉得他穷大方,那都是六七年前的积欠,想要追缴都不一定追得到人,而且尘封那么久的账簿,能不能对上号都不一定。

再就是隆庆四年以前的积欠免三征七,换一句话说,隆庆五年以后的积欠全部追缴,近两年账目肯定是最清楚的,想要找到直接负责人比较容易。

封建社会的国库基本依靠田赋,考成法虽然能带来大笔收入,可想要弥补岁入、岁出的差额,光是靠田税并不完全。

所以,有什么办法能增加国库收入呢?】

一群人立马着急了,这他们能借鉴啊,谁家也不富裕。

没见着哪怕是有钱著称的北宋财政都是巨大的赤字啊。

【大家是不是想要听赚钱计划?

可惜没有,张居正当政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