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王守仁(一)(1 / 3)

【鉴于咱们文豪的作品太多,我实在是无法盘点,傍晚大家可以跟着学习学习,不说别的,认几个字也是可行的。

中场休息20分钟,马上回来,接下来这一对父子的名头,绝对吸引人。】

林书刚刚离开,各朝就引起一阵喧嚣。

认字欸,虽然是零碎的学习别人的作品,可对于没有底气走进学堂,甚至某些抄点连私塾这个概念都没有的,绝对是轩然大波。

扶苏小心的看了眼他父王,大秦自商君变法走的就是**政策,叫他们不要想什么事情,按照大秦所需要的种地、当兵。

学堂这种概念,哪怕是大秦都没有,稷下学宫更是荒废。

他看了眼天幕显示的小课堂模式,居然是他们大秦的文字对照后世,全部标注出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显然现在大秦的政策不同。

短短时间内,李斯已经又找到一个可以证明他能干活的地方。

“陛下,大秦可建一所属于我们的学堂,正好可以借助此次机会,收揽天下英才。”

科举制他们弄不来,没那么多读书人,挑都没得挑。

但现在可以一块把两件事办了,招揽人才,无法立刻干活的人正好成为第一批学宫的学生。

至于书同文,李斯明白这件事需要陛下一人决定,只不过,见过后世的文字,陛下怕是又要改变,博士宫的人有的活干了。

那样也好,起码短时间内没那个功夫在长公子面前嘀嘀咕咕些有的没的。

“善。”

始皇帝沉默了几瞬,瞧着底下动作不变、恭敬谦卑的李斯,到底是赞同了。

商君之法确实是大秦强国之本,可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大秦几代人的使命,大秦也应该有不同的面貌。

林书选择的是那种启蒙阶段幼稚的语气讲解,讲得很浅白,对于不了解的百姓来说却是刚刚好,带着自家孩子都认真的看,比以往都要认真。

他们心里盘算着,不说出什么读书人,但起码能够认得些字,起码不会因为看不懂文书就被人骗。

林书抽空解了解嘴馋,说久了还真嘴里没味道。

【欢迎回来,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一对是父子,按照名气来说,父亲是没有儿子大的,但人家也不赖,好歹是状元呢。

至于儿子嘛,那就更加了不起了,他是我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名人,也被誉为最后古代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圣人。】

状元一出已经足够众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