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南京城终破(1 / 4)

【建文四年四月,靖难之役最大的决战在灵璧展开。

灵璧决战又是从抢夺一座桥开始,北军在淮河上架设浮桥过淝水,守桥的三人都是北军的骁将:陈文,王真,李斌。相当于三个突击团。

第二天,南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淝水南岸是将近十余里宽的步兵大阵一步步向前紧逼,淝水北岸是平安率领蒙古骑兵直扑朱棣中军。

南军正在组织渡河,直接被扰乱,全线混乱,南岸抵御的陈文更是直接被踏平,当场被杀,北岸的陈真不敌平安的蒙古骑兵,自刎而死。

朱棣自己的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还是手下人拼命才把人救出来,但浮桥已经被南军夺走。

士气一下子被打击,过几天朱棣按耐不住,想要渡兵而南,绕出其后歼灭南军主力,本来平安等人都没发现,可偏偏遇到支援的大舅子徐辉祖,被打得灰头土脸。

李斌也战死沙场,短短几日,三个突击团的将领全部战死,北军士兵的心直接崩盘了,加上到了四月份开始进入雨季,北军士兵纷纷请求归家。】

出师不利啊。

每次听到燕王打仗他们的心脏都觉得被勾得不行,反正就是不能好好的打完一场,一定要充满着曲折才刺激,就是对他们不太友好。

本来以为听这些不用准备救心丸,但现在看来,还是得备着。

其他将领则是光棍许多,主要是研究朱棣的战场给他们的参考性,至于胜败?

只能说,和他们无关。

【朱棣现在面临的问题,撤回还是继续深入?

其实不单单是士兵,就是将领都被打击到了,不愿意渡河的占据多数,朱棣手底下的大将朱能站出来,“诸君勉矣!汉高十战而九不胜,卒有天下,岂可有退心!”

拼了!】

刘邦:这个后生说话乃公就不爱听啦。

吕雉就在他身边,两人现在也不装了,算是暂时达成同盟,毫不客气的嗤笑。

【其实北军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这会儿撤退,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而已。

但咱们judy到底是有皇帝命,这会儿发生两件影响大局的事。

第一是击败辽东军和山东军的朱高煦带着军队来支援他爹了,朱高煦打仗嘎嘎猛;第二则是朱棣他大舅哥又被调回去了。

能理解啊,毕竟是大舅哥,哪怕把朱棣打得灰头土脸,但人家该防备还是得防备。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建文帝可能觉得南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