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朱棣的自信(1 / 3)

【经过接连的胜利,朱棣应当是没有将盛庸放在眼里,尤其是跟盛庸的前锋打了一场又是大胜,所以他决定留在东昌城和盛庸打一场。

主要是他发现盛庸的军队里面没有多少骑兵,而燕王朱棣的三千营,可以说是当时战斗力骑兵最强,冷兵器时代,骑兵至上。

这一切都没有错,前提是冷兵器时代。

盛庸和朱棣打交道不算少,自然知晓对付骑兵的威力,所以他决定用火器压制骑兵。

我都怀疑朱棣后来组建神机营是不是就是因为和盛庸的这一战。】

朱高煦好奇的看着他爹,朱棣刚刚的温情瞬间消失,“想知道?”

虽然语气有些许不善,但朱高煦还是老实的点点头,他想知道,左右他爹顶多就是揍他一顿,又不是没挨过揍。

“哼。自己去猜。”朱棣没回答这个问题。

其他朝代则是好奇,火器的威力放在战场上到底是有多大,居然能叫最强骑兵吃亏。

林书:完全就不是一个lever的东西比较,没有意义。

有些朝代就是看到也没办法做,别说是**,冶铁技术也得跟上才能做火器啊,也就只能看看。

【第二天正式交战,朱棣的骑兵冲阵盛庸的步兵,可他没注意到军队的队形,结果直接撞上火器,直接把北军的骑兵炸懵了,况且军马受到惊吓,更加不可控制。

雪上加霜的是,真定的平安也带着军队赶到,朱棣没有撤退,直接亲自上阵,带着人冲南军左侧想要进入中枢,可惜盛庸不是李景隆,他也没怂,下命围攻燕王的骑兵。

南军的兵多,朱棣被围困其中已经无法后退,好在他的手下没有掉链子,朱能确实是跟着朱棣打天下的猛将,带着人不惜一切代价发起死亡冲锋,硬生生为朱棣撕开一条撤退的口子。

只不过跟着朱棣冲锋的张玉就没有那么幸运,中间两人被冲散,张玉不知晓朱棣的情况,自然不会撤退,突入阵救之,没于阵,享年五十八岁。】

瞧着天幕呈现一下子便炸翻骑兵的场面,现场的马匹立马就失控了,对于动物而言,声音更加敏锐。

后续朱棣手底下大将的表现也是叫人赞赏,不管是朱能还是张玉,起码都能看出朱棣的手段和人格魅力。

不然战场之上,哪里有那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利益得失,都是本能的反应。

只是有些可惜了。

朱元璋想着有没有两人的印象,还真没有,不过这个张玉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