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女儿生豪气:亲执桴鼓(1 / 6)

【以前就说过,咱们的宋高宗那是一路逃到海上漂泊去了,金人是没法追,但剩下来的军民没法逃啊,只能奋战。

金军此时其实已经孤军深入五个多月了,不可能在这里耗,主要是他们还真和赵构耗不起,准备班师回家。

韩世忠这会儿是浙西制置使,夫妻俩屯兵秀州。

梁红玉和韩世忠听闻金兵撤军的消息,连忙率军沿着运河分水路两路追击。

因为时间仓促,韩世忠带的兵差不多是八千多,金军率军南下时号称十万铁骑,自然不会有这个数量,但论兵力,金军肯定是比韩世忠那八千兵要多。

而且韩世忠之前就和金军交过手,打败了,使其也算不得高涨。

兵法有云“归师勿遏”,也就是说不要阻截归乡的军队,很容易被打出脑子来。

这样看来,韩世忠拦截金军的胜算并不高。】

熟悉的感觉又开始了。

赵匡胤将之前吩咐人备好的药一饮而尽,果然,无论是盘点他们大宋什么,都少不了那几个丢人现眼的玩意出现。

真是连名字都不想听见。

不过,这韩世忠还是好的,不管结局如何,勇气可嘉啊。

他对大宋的将领还有君王已经心如死水,没有多余的要求,只要敢打仗就好。

其他人跟着不看好,主要是大宋的战力他们之前已经被拉低了预期值,有个岳飞还死得冤枉,其他人也没抱什么希望。

但天幕既然能提出来,起码这一仗不是结果就是过程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韩世忠是真真从底层一步步升上来的,虽然不说白手起家,但性格同样坚韧,而且越挫越勇。

况且,韩世忠身边没有指手画脚的监军官,只有一个为他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梁红玉。

两人抱着杀身成仁的报国心理,接到战书后没有丝毫畏惧的心,便开始紧锣密鼓操练应对起来。

梁红玉本来就具备很强的军事能力,面对韩世忠也是直接出言。

她认为可以利用金人不熟悉江南地形的优势来阻击金军,还提出让韩世忠率领一支重兵埋伏,同时在两侧埋伏重兵,以金鼓为号,四面围困。

韩世忠立马觉得这合他的意啊。

梁红玉又道:“如果将军不嫌弃的话,我愿意亲自击鼓鸣金。”

韩世忠本来犹豫,可他知晓梁红玉的本事,谋略胆识确实适合,也不是那等迂腐的人,同意了这个‘不应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