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蔡文姬—名门出身、命运飘零(1 / 3)

【历史上,女子展现**才华的不在少数,但同样也有一批才女。

蔡文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蔡文姬的经历需要放到她所处的特定年代,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哪怕她出身名门,同样逃不脱吏事的洪流。】

曹操听到熟悉的名字立马来劲了,没想到居然是‘自家人’啊。

“文姬侄女难道还有如此评价?伯喈兄若是知晓她受苦,哪里能安心啊?”

眼瞧着自家主公唱作念打起来,郭嘉立马配合。

“主公说得是,您与司徒蔡中郎那是忘年交的好友,他的女儿您自然得代为照顾。”

荀彧瞥开眼,不想再看两个厚脸皮的人。

亏他们喊得出口,司徒公死了还得被两人恶心。

不过,总归是照顾他女儿,荀彧才没有开口说什么。

主要是没法**两人的对话,他脸皮暂时还没修炼到两人的厚度。

【蔡文姬字明姬,后因为避讳司马昭名讳改为文姬。

父亲蔡邕更是有名的大家,蔡文姬出生的时间正好在桓帝薨、灵帝即位的当口,汉末宦官集团的名声可不小,又是新旧势力交接,两个宦官集团营垒殊死搏斗,更是产生有名的党锢事件,其中受牵累的人不少。

好巧不巧,蔡邕便在其中。

此事对蔡邕来说还真算不得是完全的祸事,对蔡文姬更是好事,起码她年少时能够平安喜乐的长大,有父母在身边,又无灾祸。】

想起来那些快乐的时光,已经被掳到南匈奴的蔡文姬满是愁苦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以及深深的怀念。

是啊,那段美好的日子,叫她都快忘记了。

若不是天幕提及,她都要不记得年幼时父母在身边时那般快乐的时光。

【蔡邕归隐江南这段时间摆脱了官场的羁绊,专心著书立说。

蔡邕许多名作都是在这阶段产生的,受到父亲的影响,蔡文姬自然同样热爱上读书,也希望能像她的偶像班昭一样撰写出名垂青史的作品。

这十年的时光于蔡文姬而言是金色的。

只不过后来董卓因仰慕蔡邕的才气,强行征召为户部尚书。

蔡文姬在父亲做官升迁的这段时间里,书法和诗赋有了极大的进步,十几岁的少女隐隐有了自己的名声。】

哪朝哪代的女子读书都不少,能够读出个名堂来的更是稀少,蔡文姬能够成就自己的才名,确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