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 / 3)

【败家子的等级也和自身的身家有关,若只是出身百姓,那么败的便是那几亩良田;若出身富户,那便是自家家财;若出身名门,败的便是家中几代积攒。

可败家的人若是换成皇帝,败的苦果,却是需要全天下的百姓去承担。】

秦朝的黔首还未从秦国灭亡的悲寂中走出,无声的**泪水和期盼看向天幕。x33

【历史中确实出现过许多次的盛世,百姓的生活也不过是好过那么一点,虽然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当年不合理,可严格来说,百姓从头到尾还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

王朝兴盛,得修建大型工程服劳役,得当兵保家卫国、扩张疆域;王朝衰败更是战火连天,可能一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

秦朝统一天下合并七国,加上一些小国人口大约在三千万左右,可秦末战争一爆发,加上饥荒以及隐户,西汉初的人口锐减至一千八百万左右。

以至于汉朝初期的国策便是休养生息,经过几十年的恢复,留给了汉武帝一个可以造的家底。

虽然后世对卫青霍去病很是推崇,可在他们当代的评价并不高,穷兵黩武,百姓自然不会喜欢。

他们只知道,打仗要死很多人。】

不少人都皱眉听着天幕的话,他们无法说百姓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们如何有?

他们只不过是想着能有几亩田安安生生过日子罢了,管你名扬千古,还是功在千秋,他们只能感受到自己糟的罪。

就是向来倨傲锐气的霍去病也无话可说,他会打仗,喜欢战场驰骋,可百姓不喜欢也正常,赢了不代表不死人。

光是看桑弘羊大人对他们舅甥二人的态度便可知晓,打仗有多费钱,多费人。

张良没有像其他六国之人因为始皇帝在后世的名声而动摇,同样也不会因为看到秦朝的灭亡而窃喜。

可此刻,最为冰冷和直观的数字摆在他眼前,他无法视而不见。

他抗秦是因为暴秦吗?

或许有一部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复韩。

他还不是后来跟随刘邦的子房。

始皇帝听到人口的锐减周身的气势转变,不再是看到秦灭的悲愤。

【算起来,好像百姓日子过得好一点的还真就是刚刚开国的那会儿。穷是穷啊,可新帝登基,官府不会过多的发动战争,赋税也不会收取太多,百姓就觉得活着有盼头啊。

自己努力一把,儿子再努力一把攒点钱,能吃饱穿暖,逢年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