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光阴的故事(1 / 3)

“不能全都要吗?”

“那你想的可真美!”

“都是咱家的屋子,我还不能想想了?”

“拆迁的补偿款都不够在二环买新房,以后咱真的要搬去二环外住吗?”

“家里再凑点争取买一套商品房吧。”

“关键是拆迁还要迁户口,迁远了以后家里娃上学咋办啊?”

“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就不能不拆吗?我们那大院保存得还算不错,外墙上的小广告都被铲干净了。”

“那有什么办法?你又不能和公家对着干。”ъìQυGΕtV.net

“我听说林家大院那块有人死活不肯搬,赔偿了几十万都不肯走,还嚷嚷着要打官司。”

“这不就是钉子户?人家那都是四进的大院,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我们这些小院儿肯定还是得拆,再说了邻居拆了手里拿了那么多钱你眼瞅着不心动?”

“只要钱给的足够多,保准都会搬走。”

“哟,都这个点了,我得去买菜了。”

“等会儿,你这绳子还没拿啊?”

“先放你那吧,明早儿还是老地方见啊。”

有人统计过,京市的胡同在49年大概有7000多条。

90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计划,拆旧建新,胡同在千禧年时就只剩下2000多条。

胡同外墙上写着硕大的白色“拆”字,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推土机碾压成废墟。

高秀兰听了心里也不得劲,用毛巾抹了把脸。

以前家里一大家子都挤在小小的胡同里,没钱挪窝儿,也舍不得挪窝儿。

有些老邻居年纪大了,眼睛花了,腿脚不便,一个人生活不安全,搬去和儿女一起住楼房。

为了增加点收入,把大院里的房子租给外人。

久而久之,一个个昔日熟悉的面孔渐渐被新面孔替代。

瞬间也没了继续锻炼的心情了:“老谢,回去了不?”

谢大脚朗声回了一句:“来了,叔,明早儿您还来这不?”

“来啊,记得带着你的空竹来。”

“得嘞。”

一家四口慢悠悠往家里走。

林筱彤一眼就注意到高秀兰往日翘着的嘴角今天向下耷拉着。

挽着手问:“妈,你怎么了?”

高秀兰啧了一声,声音略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