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华强北进货(1 / 4)

午饭之后,三人坐车去了大名鼎鼎的华强北。

熊川刚好要去那里找他玩摄影的大学校友,这人是个电子发烧友。

有事没事就喜欢泡在各个档口里面,尝试组装相机。

林筱彤看着窗外行色匆匆的人,感叹:“这一片人还挺多的。”

这里和京市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说出门买早点的时候,在京市,你能看到不少人晃晃悠悠拎着个豆汁儿,嘴上叼着油炸鬼,格外惬意悠闲。

而在鹏城,从外地过来打拼的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生活节奏很快,走路都健步如飞。

想到了后世那句非常著名的标语: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熊川自我调侃:“我们那儿赚的是小钱,这里赚的是大钱。

呐,这一片都是。”

华强北号称华国电子第一街,并不是指一个建筑物,而是一片工业区。

熊川来这也有几年了,对这片的历史还是有点了解的。

“听老人说,这一片以前都是粤北兵工厂,这块楼房都是一点一点建出来的。

一边生产军用无线电产品,另一边还生产民用产品。

那边那个楼房就是民用方面的厂子,华强集团。”

顺着手指的方向,两人看向了华强北路边上的一栋白色建筑物。

林筱彤念念有词:“华强华强,不就是中华强大的意思。”

“华强集团前面的一条大马路就是华强路,就称作华强北了。”

“原来是这么来的。”

鹏城特区发展之后,周边发达经济体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特区内。

特区毗邻港城,交通条件优越、土地租金便宜,再加上有政策扶持,企业落户鹏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时候的华强北还有个名字叫“三来一补基地”。

三来包括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这三种模式。

涵盖了加工、仿制、组装等多种服务。

一补指的是贸易补偿,外方投资工厂,赚到一定钱之后,贷款抵消,工厂归我们。

刚开始的几家电子厂其实干的就是中转的一个活,生产好的产品拉到这里的工厂来组装,组装好了之后出口返销到境外。

三人下了车,到了地方。

熊川指着新华电子厂说:“我记得第一年有个厂子组装收录机,整整装了25万台收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