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不能说的意图(1 / 6)

“据我所知,银光的市值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银光是宁回蔬菜的风向标之一,深耕蔬菜品种改良的技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赵犇疑惑的看着藤原衡美:“这百分之十,可不是大方了,是超级大方了,其之目的,恐怕不仅仅是为了你投资的那三瓜两枣吧!”

宁回蔬菜种植的时间源远流长,而且近些年已经打造出不少的品牌了,不管是宁回菜心,还是宁回青,都是目前市场上数一数二的高档蔬菜品牌。

但是宁回蔬菜和寿光系的情况差不多的。

凝聚力不足。

针对平安蔬菜想要争夺市场,他们首先就要凝聚自己的实力,可平时都是分管状态,突然凝聚起来了,这也是会遭受到一定的反噬的。

说到底,宁回蔬菜就是缺一个可以突破的领头羊。

属于一个百家争艳的环境。

这样其实也不错,他们内部的良性竞争是促进他们一直在进步的条件之一。

可遇到外敌。

多少是有些准备不足的。

目前拿主意的,其实来来回回,一个巴掌能数的清楚了。

而银光蔬菜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这本来是一個国企,但是九十年代的时候,出现了倒闭的危险,后来有一个比较有实力和魄力的人,对集团进行的改制,把整个结构都改掉了,从单纯的国企,变成了合资企业。

但是这也焕发的银光的生存能力。

往后一些年更是让银光发展的越来越好,而且因为银光和其他企业不一样那个,注重技术发展,因此在品种研发上,银光投入最大,放眼整个宁回蔬菜,掌控最多专利和种植技术的,就是银光蔬菜集团。

银光的规模,营业额,利润都不是最出色的,但是技术底蕴确是最深厚的,说是宁回蔬菜的一个种植方向标,也没有丝毫过分的。

合资之后的银光,宁回国资委对它们定的很紧,他们的股权是不会这么轻易的拿出来的,可藤原衡美却轻轻松松拿到了百分之十的股权,这里面必然有其他的说法。

“你还真是够敏锐的,还真瞒不住你,其实这一次我们的投资,不管是对于他们,还是对于我们丸红,都是战略意义大过实际的利益,这算是一个契机,宁回蔬菜的契机,也是我们的契机,他们更大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我那点资金,是希望通过我在国外的渠道,引进新品种,而我希望的事通过他们作为舞台,引进我们的品种!”

藤原衡美也没有瞒着赵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