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1 / 6)

赵犇听了小半天,算是听明白了,可即使听明白了,也有些无奈。wap.bΙQμGètν.net

农村就这样。

是自己的,一分一毫都不会让,放在古时候,哪怕是为了二两猪肉的归属都能打半天。

土地更是农民的命根子。

不说耕地了。

当初搞承包,重新规划村里面的耕地界限,就已经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有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你有时候是根本不知道谁对谁错,谁侵占了谁的地。

村委会倒是想要含糊磨过去,但是往往这种事情却是最较真的。

宅基地就更不要说了。

对于平安寨的村民而言,那是代代传下来的财宝。

平安山很大,山上能供建房子的地也不少,哪一家那一户没有一千几百平方的宅基地都说不过去了。

村里面有一个叫赵寒的少年。

爷爷奶奶死了,父母在外面打工也连续去了,前些年,叔叔也肺病去了,一家人的宅基地全是他继承了,爷爷奶奶的房子,父母建的房子,叔叔的房子,一旧两新,加起来,一千二百多平,妥妥的大地主啊。

除了归属到家家户户的宅基地之外,村里面还有一些,之前没怎么规划好,也没有太多人在意的宅基地,就是有些老旧石头屋子,破破旧旧,又没有能够建新房子,就霸占了一块宅基地在哪里,但是时间长了,这归属就分不清楚了。

有些人觉得挨在自己旁边的,就是自己的。

有些人觉得,祖上攀亲带故的,那就应该是自己来继承的。

这样的问题,多不胜数。

村委会想要处理,也处理不过来。

村民都精明了,他们都知道平安寨要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的时候,什么最值钱,当然是土地,除了规定的耕地之外,宅基地更值钱。

比如说赵寒,他除了自己住了一套爸爸妈妈时期建的小房子,其他的包括老宅,叔叔的宅院,都租给了村委会,每年都有好几万块的租金收入。

在农村而言,就等于是不干活,打瘸腿了,都不需要愁了。

一看宅基地这么值钱。

这村里面的人,不得你争,我夺的,这时候人性就出来了,什么亲戚朋友,邻居好友的,说翻脸就翻脸了。

这也弄得村委会一阵头疼。

白长发都压不住老白家的人,赵大炮都被赵家的人给怼的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