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秦山岳(1 / 4)

平安寨修路的动静很大,这一次黄岩和赵卫国是真正动员了全村的力量,不管是男女老幼,但凡是有能力的,都上场去修路了。

这是一条二十几公里的路。

其实如果以现代修路的方式来说,二十几公里的路,有四十几万打底,哪怕未必能修成,但是也不会很难。

但是关键是从龙山到平安这段距离,等于出了镇区就是尽了山,一路走下来,基本上都是山路。

山路是崎岖的,也是险峻的。

当初是因为村村通的硬性政策之下,才修出来这条村道,但是为了修通这条村道,上面最少用比普通公路多三倍以上的成本,才修出来了这条三点五米宽的村路。

虽然如今只是在这条道路上拓宽路面的距离,最少能让运输的大货车通过,但是很多地方是需要挖掘的,而且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添补的,弯弯绕绕的,山崖边上最难,往里打就要爆破。

这条路修的很艰难,在加上他们没有多少钱,只能以人力来代替,尽可能人力代替的工作,都是人力来做。

而这让很多人看到了一点,人力能胜天,决心总比困难要厉害得多。

这也让龙山见识到了平安寨的决心。

龙山。

镇府的一个办公室里面。

“平安寨修路了!”

“这老黄头是不声不吭干大事啊!”

“他全村动员,乌泱泱的几百号人干活,那情景有些壮观的!”

办公室里面坐着几个人,他们有些苦涩的对视。

“修路是好事,但是在这个时候修路,咱们的黄支书看来是铁了心不愿意离开平安村寨啊!”一个三十多岁出头的男子带着一双眼睛,斯斯文文的,如同一个教书先生。

他就是龙山镇府上任没多久的一把手。

秦山岳。

他来龙山是为了让龙山脱贫的。

金和县全县上下都凝成一股,正在打响一场脱贫攻坚战,而龙山是最难啃下来的骨头,作为青年干部的标兵,他就来了。

来之前,他已经想到了困难。

但是来之后,他才发现,困难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多得多,这个镇区的百姓是真的穷,穷到了骨子里面。

想要完成脱贫的工作,他需要慢慢来。

不过前几任的镇长倒是做的还算是合格,特别是在贯彻异地搬迁的政策上,工作的做的很细致。

好几个贫穷村落都从大山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