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三书(1 / 3)

唐母也是慈爱地走过来摸着她的脸蛋,语气有了些哽咽,“我的老四就要嫁人了,为**这心里真是又欣慰又烦忧。欣慰的是顾先生对你极为上心,烦忧的便是日后想见你就难了。”x33

天底下有哪个当**愿意没心没肺地看着闺女嫁人呢,一把屎一把尿地抚养长大,即便遇不上好人家,也是不希望她受欺负的。

唐元元更是觉着不是滋味,回身紧紧拥抱住唐母,闷闷地道:“顾先生虽是性子冷了些,对我倒是三番五次地救命于危难,与我说话也不与旁人那般寡言,他即是待我上心,那我即便嫁人也是能来看望你和爹的,他不会在这方面苛待我。”

这话倒也不假,桩桩件件,唐父母也是看在眼里的,从一开始的身份不对等,产生的对读书人的怯懦,再到现在的平顺接受,唐母也算是跟着闺女切身见识了几回顾七郎是如何捧着她。

只是顾先生暂且不提,他家爹娘还是要重视儿媳妇的方方面面的,就怕顾夫人重视规矩,虽是看着为人谦和,但那都是与人交往的外象,嫁过去可能就是另一幅做派。

唐母不由得握住她的手,提前做思想工作,让她记到心里。

“娘知道你现在与顾先生两情相悦,倒也说不出什么,只是你可要走点心,阿姑阿翁的身份向来与儿媳看的重视,咱村有些人家,便是儿媳早晨稍微起的比长辈迟一点,就会被一顿打骂,你日后进了顾家门,如若顾夫人在这方面拿捏你,以你的性子必定不会像你三个姐姐们那样温吞,凡事都讲究规矩,有些事情你便是看在顾先生脸面上也要忍忍,叫他念着你的好。”

话到这里,唐母便是连公婆的称呼都变了,又是语重情深,又是款语温言,担心自个闺女哪里做的不好,她又不在跟前,受了气去。她是过来人,只好提前与她说道,总好过在日后没有娘家人护着的日子里,自己吃了闷亏。

即便对顾先生再满意,她是生怕顾家这种读书人的家风瞧不上一介草民的唐家,对着闺女千叮咛万嘱咐的,甚至带了些俯仰的卑微。

唐元元可就不干了,她自己活着好好的,钱也赚着红火,也没见不受人推崇的,怎么到了嫁人上,就要看人脸色。

只是她知道爹娘是为她着想,便是点点头,真的记在心里,“娘,你说的女儿都记住呢。”

嘴上这么答应着,却在心里想,待她把生意越做越大,名气越来越响后,唐父母的地位也会抬着水涨船高,倒叫旁人看了羡慕,不会存了这种俯仰由人的卑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