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村里来了个小知青9(1 / 2)

还好江母及时出生才免了江寻烨变和尚之痛。

下乡知青生活很是充实,江寻烨时不时会借着一些由头减轻小姑娘工作量。

中秋节前一天。

村里不再规定必须上工,趁这个时间可以去供销社买些好东西。

供销社的东西可不便宜,每样物品还极少,就算有心要抢也抢不到。

这个年代,还没有集市这东西,这些国家还没有允许,不过还是有一些人专门找个地方偷偷摆摊,这也被称为“黑市”。

村里不少人借着这次空闲出去逛逛,尤其是这些新来的知青们,更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

天刚蒙蒙亮,在路口等驴车的人都要把路堵住了。

去往城镇的车只有一辆,这还是之前接他们的驴车,一次只能带十来个人,剩下的人还要等下一趟。

苏棉倒是不着急。

昨天某人可是“不经意”询问了一下,得到肯定的回答,便应着带她去城镇。

一大早,苏棉去两人约好的地方。

江寻烨早已在那里等待,换了身新的衣服,脚上还踩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这个年代,自行车还没完全普及,乘坐的交通工具大多是驴车,一辆自行车倒还是很稀有,农村只有有钱人结婚时才会买一辆。

也不知道他在哪买到的,毕竟供销社这玩意卖的极贵。

“苏同志,你来了。”

“江同志,早上好!”

现在他们还只是同志同志称呼,谁也没好意思表白。

苏棉觉得这个年代人比较含蓄,也不太好让自己太突兀。

至于江寻烨,被江母一番言语打击后,觉得自己有些配不上小姑娘,还想着先提高自己再表明心意。

“苏同志我们走吧。”

现在这个时间点正合适,要是再晚点去,人会比较拥挤。

“嗯嗯,好。”

苏棉走到自行车后面,发现后座被垫上厚厚的垫子,坐在上面只感觉软乎乎的,完全不会被硌到。

察觉到苏棉的目光,青年不好意思摸了摸脑袋,耳廓红了红。

“这路又长又不太好走,我怕你硌到。”

小姑娘这么一个娇娇小小的人,被硌疼怕是得哭吧。

苏棉只感觉心里甜甜的,像是灌了一瓶甜甜的汽水,嗤的一声,带着甜味的气泡涌上心头。

“谢谢你,江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