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朱老亲自上台(1 / 3)

落在华夏的收藏家手里倒还好,起码他们还有机会看见原型。

可是一旦卖到国外,几乎一辈子都再见不到本体了。

三位评委听完陆小姐的话,都显得非常兴奋,赞同的点了点头。

“不错,确实是明代皇室的收藏品。”

黄老板闻言,也是立刻询问他们会给龙纹铜镜开出多高的价格。

最终三个人一合计,给出了一千的评价。

一开始,陆昭容还显得有些骄傲。

但是看到最后给出的价格后,瞬间花容失色。

自己得意洋洋拿出来的藏品,竟然连刚才不学无术的陈少零头都达不到。

黄老板也是脸色不好看,毕竟是他请来的嘉宾,怎么可以只给这么低的评价?

对三位评委说道:“你们给的估价是不是太低了?”

评委们相互看了一眼,最终一位年纪比较大的评委站了出来。x33

“一千块的价格其实不低了。”评委说道,“龙纹铜镜其实历史研究价值远大于收藏价值,当它失去历史研究价值之后,其实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

他直言不讳:“博物馆或许会对铜镜感兴趣,但对大部分收藏家而言,只是一面普通到极点的镜子,甚至连镜子的功能都失去了。”

他们说的其实是真心话。

不是所有的收藏品都有拍卖的价值。

这一点在很多收藏品上都有体现。

例如邮票。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邮票就是写信用的工具,在收到信件之后,通常会把信封和邮票一起搜集起来,可是,他们主要用来做纪念,并不是为了集邮。

当他们不在世界上之后,这些信件和邮票都会被一把火烧掉,仿佛从来没有被重视过。

铜镜也是一样。

在古代,铜镜是女子用来化妆必备的物品。

因为是随身物品,死后通常会被当成陪葬。

因此大量的铜镜,都是从墓葬当中挖掘出来的。

也就是所谓的明器。

很少有人愿意把陪葬品摆放在自家的收藏室里,除了一些有特殊爱好的人群。

龙纹铜镜的存世量少,但是买家的数量更少,所以价格一直涨不上去。

闻言,陆昭容皱了皱眉。

她虽然对于自己的鉴宝水平很自负,本以为这次拿明代的铜镜上来,就可以一举夺魁。

没想到大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