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劝降(1 / 1)

举汉 反听 410 字 10个月前

“啊!你们快看!船走了、船走了!……”

面对数以千计的敌人,习珍部仅剩的几十名士卒围聚一起,结成圆阵,苦苦支撑,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内心仍然希冀蔡瑁能够派人将他们救出重围,可最终等来的却是蔡瑁的“背弃”。

“军师何以弃我等而去?!……”习珍部不禁发出绝望的呐喊。

习珍面色不改,他本就没奢望蔡瑁会来救自己等人,自然也就谈不上失望。

他双眼死死盯着对面敌阵中一个骑乘红马,衣甲精美,位居中央,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的人,如果他没猜错的话,此人十有八九便是大名鼎鼎的刘景刘仲达了。wap.bΙQμGètν.net

作为襄阳习氏子弟,习珍对刘景之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他的弟弟习宏,族弟习桢、习承业,都非常喜欢刘景的书法、诗文。

事实上不止习氏族内,襄阳士族子弟,皆以拥有刘景的字帖为荣,这已经形成了一种风尚。

习珍虽身在军旅,不过他到底是大家族出身,自身拥有不俗的文化,十分敬佩刘景的文才。

刘景并非单纯的文士,其亦有韬略,当年其北上襄阳,以荆州牧刘表以下,无不为之倾倒,刘表甘愿为他打破俗规旧例,未满弱冠而举为“茂才”,这是本朝百余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如今看来,刘表果有先见之明。

习珍内心隐隐有所预感,刘表日后必会因没能将刘景收入州中,而感到追悔莫及。

在众多甲士的拥簇下,刘景策马来到己方阵前,望着眼前这数十名被蔡瑁抛弃的残兵败将,眼中流露出一抹欣赏之意。

古语云:“不以成败论英雄。”他们虽然败了,但刘景却不会小觑他们。事实上他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双方若调换位置,刘景未必就能比他们做得更好。

刘景深深吸了一口气,扬声说道:“在下长沙刘仲达,诸君且听我一言:诸君为州里跋涉千里,深入江南,舍身奋战,皆是有功之臣。然而今日蔡德珪